居民口中的“小紅姨” 鄰裡和睦的“大管家”

在長沙縣㮾梨街道陶公廟社區,有位可愛的“小紅姨”,社區裡經常能看到她的身影,街坊四鄰對她耳熟能詳。
“小紅姨”名叫周小紅,今年61歲,是陶公廟社區的一名普通鄰長。在周小紅看來,自己每天的日常工作都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情,但她的實際行動卻讓轄區居民交口稱贊,大家都夸“小紅姨”是鄰裡間的“大管家”。
銀發認証送上門 服務溫情暖夕陽
自去年12月高齡津貼認証工作啟動后,周小紅發現社區大興組、房產公司宿舍有12名獨居老人面臨認証難題,這些老人行動不便,對智能手機的操作也近乎“零基礎”,在認証“大考”前有些無助。
於是,周小紅便自發組建起了一支“銀發服務隊”,帶著移動終端逐戶上門。每到一戶,她和隊員們都耐心細致地講解認証流程,手把手幫助老人完成操作。
上門辦理認証的過程並不順利。在孤寡老人陳爹爹家中,因需老人侄子遠程視頻確認,導致認証工作不能一次性順利完成。
“當時正值寒冬,天氣很冷,但是我想著就是一個小區的鄰居,我們多上門幾次也沒有關系。”周小紅回憶起為陳爹爹上門辦理認証的畫面說,當時連續三天到陳爹爹家中,等著老人侄子視頻連線,最終完成了認証工作。
在周小紅和“銀發服務隊”的不懈努力下,12位行動不便的獨居老人順利完成了認証。當這個好消息在居民群裡傳開,一句句“小紅辛苦了”如潮水般刷屏,鄰裡間的認可對周小紅來說也是最珍貴的“認証”。
舊改攻堅破藩籬 巧解千家心頭結
2023年,陶公廟社區的老舊小區改造工程轟轟烈烈地展開,周小紅所在的房產公司宿舍卻成了一塊難啃的“硬骨頭”,居民意見紛雜,改造推進困難重重。
面對這一棘手難題,周小紅沒有絲毫退縮。她深知,想要順利推進改造,必須以身作則。
“鄰長不帶頭,怎麼讓群眾信服?”周小紅毅然決然地帶頭拆除了自家搭建20余年的雜屋棚。她的這一果敢行動,為改造工作開了個好頭,也讓居民們看到了她的用心良苦。
為了讓改造工作更加透明高效,周小紅主動建立了“改造進度每日播報”微信群、組織了“星空夜話”協商會,分享工程進展、傾聽群眾訴求、解答居民疑惑……有效化解潛在矛盾,保障改造穩步推進,協助街道相關部門圓滿完成房產公司宿舍改造工作。
洪峰浪尖顯擔當 守護家園平安堤
“大家快往后退,這裡很危險,千萬別靠近!安全第一!”去年6月,長沙遭遇強降雨,瀏陽河的水位在暴雨的侵襲下持續攀升,汛情緊急。
陶公廟社區緊鄰瀏陽河,周小紅得知消息后,迅速加入社區防汛突擊隊,投身到緊張的防汛工作中。她穿著雨衣,沿著防洪牆一步一步緩慢前行,眼睛緊緊盯著牆面,不放過任何一處可能出現滲漏的縫隙。
暴雨傾盆,臨湘路排水口被雜物堵塞,積水迅速蔓延。面對這一緊急情況,周小紅沒有絲毫猶豫,拔腿就往過膝的積水走去,徒手把排水口的枯枝、垃圾、淤泥清理出來,讓積水快速排出。
經過連續奮戰,洪峰安全過境。大家看到周小紅熬出的黑眼圈,開玩笑叫她“熊貓鄰長”,她笑著回應:“能平安度過汛期,值了!”
“鄰長不是官,是為大家服務的勤務員。”這是周小紅經常挂在嘴邊的一句話。正是這份初心,讓她在退休認証時化身“移動櫃台”,在舊改現場變身“調解專家”,在防汛一線成為“生命哨兵”。
如今,“有困難找小紅”已成為陶公廟社區的金字招牌,她每天穿梭在大街小巷,用腳步丈量社區,用真情服務群眾,用擔當守護平安,用平凡微光照亮基層治理的“最后一米”。(通訊員 雷雅琴 趙佳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