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湖南頻道>> 本網專稿

湖南湘陰:一顆小辣椒,撬動億元大產業

人民網 劉汕
2025年04月25日16:23 | 來源:人民網-湖南頻道
小字號

第一茬樟樹港辣椒已經成熟。人民網 劉汕攝

正值樟樹港辣椒頭茬收獲期,凌晨3點,文誼新村村民吳坤戴上頭燈、拿起手電,和家人下地採收起新一天的鮮椒,採摘、分揀、挑選,一忙碌便是好幾個小時。

“品質最好的一批樟樹港辣椒,一斤可以賣到280多塊錢!”擦完汗,吳坤望著袋子裡綠油油的小辣椒開心介紹,自返鄉創業以來,他種植著家門口8畝辣椒田,一年一畝能產出3000斤具備商品價值的新鮮辣椒,大部分由當地辣椒公司收購,不愁銷路,一年的收入接近30萬元。

因地制宜搞生產,小辣椒變身致富“金疙瘩”。

樟樹港辣椒是岳陽湘陰縣樟樹鎮生產的特色農作物,已有200多年的栽培歷史,一江一港夾兩湖形成的小盆地“微域氣候”與富含磷、鉀有機質等微量元素的土壤,共同造就了其糯、香、軟、甜”的獨特口感,現已被列為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近年來,通過發展“黨建+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模式,湘陰樟樹港辣椒種植面積達1.18萬畝,全產業鏈產值超5.1億元,核心產區文誼新村從“貧困村”蝶變為“億元村”。

辣椒種植大棚內。人民網 劉汕攝

走進文誼新村陽雀湖辣椒種植基地,隻見一座座大棚整齊排列,在日光的照射下格外顯眼。棚內,一尺來高的辣椒植株郁郁蔥蔥,辣椒垂挂在枝葉間,每隔一段距離便放置有防虫用的黃、藍板,水肥一體化無人噴灌系統正在工作。

不遠處的辣椒分揀中心裡,一批批當天收購的新鮮辣椒被放入流水線上快速分揀,打包進貼有防偽標志的紙盒后便發往全國各地。

“我們成立樟樹港辣椒種植加工專業合作社,流轉辣植種植基地780余畝,與周邊椒農簽訂了種植收購統購統銷合同。”湖南省陽雀湖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公司投資建設了標准化育苗基地和有機肥研發,統一種苗、肥料、種植標准,帶動戶均增收1.5萬元以上。

多方協同共造辣椒產業生態,小農戶也能擁抱大市場。

“樟樹港辣椒品牌的‘出圈’首先離不開產品本身的品質。湘陰縣先后建立鄒學校院士工作站、航天育種科研培育基地、博士后創新創業實踐基地。同時深化與湖南省農業科學院、湖南湘研種業有限公司等合作,持續推進太空育種、辣椒糧食作物輪作、樟樹港秋延辣椒等科研項目,提升畝產效益和產品競爭力。”湘陰縣相關負責人介紹。

通過完善聯農帶農機制,當地政府引導支持農頭企業與椒農通過產業聯動、就近務工、土地流轉等多種方式完善聯農帶農富農利益聯結機制,同時充分發揮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主體作用,每年邀請辣椒種植方面的專家和本土“田秀才”“土專家”到田間地頭“授課”,重點宣講辣椒選種、育苗、施肥、除虫等技術,鼓勵科學種植。

目前,樟樹鎮共有國家級專業合作社2家、省級龍頭企業1家、省級綠色食品示范基地1個、市級以上特色經營主體4個、辣椒加工系列產品10多個,培育職業椒農200余戶,帶動就業6000余人,初步形成了集育苗育種、種植管理、分揀銷售、研學節會為一體的產業體系。

2025樟樹港辣椒文化旅游節開幕。人民網 劉汕攝

4月25日,2025樟樹港辣椒文化旅游節在湖南湘陰縣熱鬧啟幕,節會將持續至5月5日,包含6大主體活動和4個配套活動,30余家全國知名餐飲、食品企業與湘陰特色農產品達成多項意向採購簽約。

“我是特意從上海趕過來的,樟樹鎮這邊的辣椒辣度適中,入口回甘,以它為原料的菜品很受歡迎。”前來參加活動的鍋氣湖南飯店創始人胡耀洲介紹,店裡的辣椒炒肉一天能賣出一千多份,是桌桌必點的人氣爆款,“除了辣椒炒肉,我們還用樟樹港辣椒制成蓋碼飯、擂辣椒等菜品,每天的辣椒用量接近一噸。

辣椒啤酒、辣椒冰激淋、辣椒餅干……現場推出多款以辣椒為主題的新產品,引來不少游客大快朵頤。左公班師宴、世界的辣椒文化科普展、辣椒美食烹飪專項賽……多類特色活動精彩紛呈。

主會場不遠處,村民王宇的小店格外熱鬧,不少游客排隊購買起了鮮辣椒與辣椒幼苗。“今年我培育了不少株辣椒苗,除了自種外,還通過抖音等平台做起了電商售賣。”王宇熟練地將幾株辣椒苗包裝進快遞盒,隨即拿出手機展示起自己拍攝的種植日常:從一粒種子開始到結出第一顆辣椒,全程記錄分享,內容輕鬆簡單。

“現在不僅有人慕名來買樟樹港辣椒,周邊景點吸引的游客也為我們帶來了不少流量,北京、上海……我們的農產品銷到了全國各地。”王宇自豪地說。

特色產業“辣”勁足,助民增收促振興。

“一顆小小的辣椒,匯聚全國關注的目光、承載鄉村振興的希望。本次活動,節會與賽事集於一身,美食與文化融為一體,一半是人間煙火、一半是詩和遠方。”湘陰縣委書記劉世奇表示,湘陰縣將繼續做大產業、做強品牌,推動“農文旅”融合發展。

(責編:向宇、羅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