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湖南頻道>> 本網專稿

逐夢火“雁”藍|譚濤:無悔青春獻消防,無畏逆行守安全

人民網記者 劉賓
2025年04月29日14:58 | 來源:人民網-湖南頻道
小字號

站在消防車前的譚濤。受訪者供圖
站在消防車前的譚濤。受訪者供圖

身體彎腰微傾,重心前移,雙腳蹬地,譚濤一個箭步沖出起跑線,耳邊風聲呼呼作響。這是衡陽市消防救援支隊消防員譚濤日常訓練的一幕。

譚濤今年28歲,進入消防隊伍6年來,累計參加過800多次各類滅火救援任務,成功疏散營救被困群眾230余人。

今年初,衡陽市人民政府發文,對衡陽市消防救援支隊在2024年岳陽華容團洲垸決堤、郴州資興山體滑坡、南岳區“7.28”山體滑坡等多起重大突發事件搶險救災中,表現突出的個人進行記功獎勵,4名消防員記二等功一次,譚濤是其中之一。

時間撥回到去年夏天。7月28日凌晨,一場來勢凶猛的暴雨席卷湖南多地。隨著雨越下越大,衡陽市耒陽市城區出現10多處內澇,受災嚴重,急需增援!

汛情就是集結的號角。當日凌晨4時,時任衡陽市雁峰區白沙洲消防救援站政治指導員的譚濤,接到指揮中心調度后,連夜帶領一車一艇7人趕赴現場。

“出發時下著瓢潑大雨,高速公路被一層厚厚的雨幕籠罩,路面濕滑,視線很差,用了近2個小時才抵達現場。”譚濤回憶道。

在內澇點,他憑借豐富救援經驗迅速作出判斷,採取“分組施救、協同共進”的救援模式,帶領消防員以肩膀為梯、背為橋,用身體架起救援通道,成功營救疏散被困群眾17人,排澇30余噸。

但就在他們從凌晨奮戰到天明,早已精疲力竭時,當日8時許,譚濤得知衡陽又出現一處險情:南岳區因山洪引發山體滑坡,一棟民房倒塌,多人被困。

“我從小在南岳長大,更熟悉那邊的地形,也懂方言,我去!”譚濤主動請纓,帶領隊員馬不停蹄從耒陽轉戰南岳區災害現場。

由於熟悉地形,譚濤選擇了最快的一條路線。可是,越接近災害地點,路況越差,最后還沒到目的地,車輛就已不能再繼續行駛。他們把車停在路邊,下車背起救援裝備,爭分奪秒步行抵達了災害核心區,是第一批趕到的增援人員。

向指揮部領受救援任務后,譚濤根據現場情況,迅速成立兩個搜救小組、一個安全小組,克服降雨、地勢險要等不利因素影響,對重點區域展開緊急搜救,成功搜救出了臨近外層的被困人員。

當時,為保証黃金時間救援原則,大型機械暫時不能使用,譚濤和隊友冒著二次滑坡和倒塌風險,徒手轉移埋壓物。徹夜未眠,加上連續作戰,體力早已透支,但他們根本顧不上去想累不累。“那會兒腦海就一個念頭,救人。因為時間就是生命。”他說。

危急關頭,不顧個人安危沖在前,早已成為譚濤的職業習慣。但在救援一線遇到不可預料的危險時,他心裡同樣也會感到害怕。

2020年夏季,衡陽當地一民房起火。當時,作為光輝街特勤站的一員,譚濤和隊員第一時間趕到現場,鋪好水帶后正准備內攻滅火。這時,意外發生了,密閉空間突發“轟燃”,大火瞬間蔓延,形成一片火海。

“當時,隔著厚厚的防護服,都能感覺到高溫灼燒,臉上滾燙。”譚濤回憶道,緊急之下,他和隊員利用開花水槍相互掩護,緊急避險。事后想起此次經歷,他依然會覺得后怕。“如果當時反應再慢一點,后果不敢想象。”

此后再遇到火災,譚濤還是毫不猶疑第一個沖上去。

洪水敢擋,火海敢闖。無畏逆行背后,是一名消防指戰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責任與擔當。

平時在訓練場上,譚濤揮汗如雨,冬練三九、夏練三伏,總是力爭快些、再快些,不惜力氣。憑著優異表現,他多次代表衡陽市消防救援支隊參加各類競賽,獲得過湖南省體技能比武5000米跑冠軍、全省執法監督比武團體冠軍、全省隊列會操二等獎等獎項。

此外,他還榮獲過湖南省崗位學雷鋒標兵、衡陽市崗位青年能手、湖南省消防救援總隊優秀共產黨員、衡陽市消防救援支隊優秀共產黨員、優秀指揮員等榮譽稱號。

“放心,請把任務交給我!”譚濤說,作為“火焰藍”的一員,無論身處哪個崗位,都要勇於爭第一,時刻沖在前。隻有在平時苦練本領、錘煉技能,才能在災害發生時救民於水火,守護一方平安。

譚濤在訓練場上。受訪者供圖
譚濤在訓練場上。受訪者供圖
(責編:向宇、羅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