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華銀電力案例入選《2025年智慧電廠產業洞察白皮書》

日前,大唐華銀電力股份有限公司《智慧新能源場站整體建設方案》成功入選《2025年智慧電廠產業洞察白皮書》優秀案例。標志著該公司在智慧能源領域的探索與實踐獲得行業權威認可,為新能源場站智能化升級提供了可復制的標杆經驗,助力智慧能源建設邁向“價值創造”新階段。
大唐華銀智慧新能源場站建設,以新能源生產“區域管控集中化、片區運維中心化、場站管理無人化”管理目標為導向,以“雲-邊-端”協同架構為核心,集成數字孿生、人工智能、5G+物聯網等前沿技術,構建新能源場站從規劃、建設到生產的全生命周期智慧化管理體系。其按照智能感知、網絡融合、平台融合、智慧應用“四個層級”,從運行控制、生產管理、智慧運維管理、輔助決策“四個維度”,通過集成融合工程信息管理、生產管控、SCADA、綜自、在線監測、輔助監控、安全管控、三維仿真應用、綜合管控等業務一體化平台,實現全場范圍各類系統、設備之間的互聯互通及新能源場站的可視化,實現場站設備安全運行、電網適應、數據處理智能算法、故障診斷預警、健康評估、全覆蓋生產管理、預測性運維統籌和自成長等功能,滿足集團公司、分子公司及新能源場站一體化管控要求,實現新能源場站安全、高效、清潔、靈活生產。此外,依托智慧管理平台,未來可實現綠電交易算法優化,通過省間現貨交易,消納超計劃電量,進一步提升創收效益。
該方案解決了傳統新能源場站“管理粗放、運維低效”的痛點,為集團側與場站側的數據一致性實現三級互聯互通,為無人值守的場站提供了一套標准化管理模式,可確保數據的唯一性和業務流程的連貫性,形成閉環管理,進而提升新能源區域的維護管理效率﹔同時減少了場站的值守人員,降低運營成本。
華北電力大學專家評價稱:“該方案以‘智慧中樞+生態協同’架構,為行業提供了從規劃到運營的全鏈條數字化解決方案,具有顯著的示范意義。”方案有望在各大發電集團的區域公司中得到廣泛推廣,建立起分子公司層面的新能源智慧生產管理平台。
當前,該公司正加速推進“智慧新能源2.0”體系國產化建設,下階段將以科技創新為引擎,重點突破虛擬電廠調度、新能源、儲能管理等關鍵技術,並聯合產業鏈伙伴打造開放型能源生態圈,推動“風光水火儲”多能協同發展。(李振海 歐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