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鄉市夏鐸鋪鎮建好綜治中心,排糾解紛實現“一站跑、一站解”

“感謝你們解決了企業的煩心事,讓我們能在這裡安心發展。”5月9日,記者和長沙市委政法委相關負責人來到寧鄉市夏鐸鋪鎮綜治中心,遇到長沙溈楚新材料有限公司負責人胡佳林。他來到鎮綜治中心,拉著鎮黨委副書記鄒斌的手感激不盡。這是夏鐸鋪鎮建好綜治中心、化解矛盾糾紛的一個縮影。據記者了解,夏鐸鋪鎮綜治中心於今年4月建成,在基層社會治理方面成效明顯。
建好中心:化解矛盾糾紛“隻跑一地”
夏鐸鋪鎮地處寧鄉東部,緊鄰省會長沙,鎮域總面積103平方公裡,戶籍人口約4.5萬人。該鎮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忘不了服飾、南方水泥、綠葉水果等企業,方特·東方神畫、香山國家森林公園等文旅項目,還有兩所高校坐落於此,流動人口多,治理難度較大。近年來,夏鐸鋪鎮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緊盯“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工作目標,社會矛盾和網上信訪量大大下降。
今年4月,夏鐸鋪鎮將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作為完善基層治理體系的重要舉措,提前半年完成了建設。記者看到,夏鐸鋪鎮綜治中心和鎮平安法治辦、司法所合署辦公,建筑面積近千平方米,辦公面積300多平方米。綜治中心設有指揮調度室、群眾接待室、矛盾糾紛調處室、心理咨詢室、社區矯正工作室、安置幫教工作室、普法依法治理室等,信訪、公安、人民調解、公共法律服務等4個工位入駐接待大廳,真正實現化解矛盾糾紛“隻跑一地”。
創新機制:“三全三到位”成工作“利器”
夏鐸鋪鎮綜治中心依托黨員“三亮三比”行動,推進片、組、鄰“三長制”,創新建立“三全三到位”工作法,即“隱患全領域摸排到位、矛盾全方位化解到位、風險全流程預防到位”,成為矛盾化解和風險防控的“利器”。
該鎮充分發揮片、組、鄰“三長”的突出作用,以5∼15戶成立“鄰”作為最小單位,全鎮共73名片長、149名組長、1226名鄰長,他們發揮著“探頭”“喇叭”“紐帶”作用,及時掌握社會動態,反映社情民意。
夏鐸鋪鎮建立分級議事制度,協同化解矛盾糾紛。小事由“三長”召開“屋場懇談會”帶頭辦,大事由村級召開“民情碰頭會”引領辦。對於仍不能解決的問題,綜治中心啟動“鄉街吹哨、部門報到”程序,協調寧鄉市直相關部門協同處置。
寧鄉市垃圾焚燒發電項目落戶夏鐸鋪鎮,項目建設前期,綜治中心牽頭組織懇談會、碰頭會,贏得了項目周邊村民和搬遷戶的支持。該項目工程原規劃設計20個月完成,按實際進度提前到11個月營運,實現了寧鄉市委、市政府,以及施工單位、搬遷戶三方滿意。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也得以讓聖湘生物等項目相繼選擇落戶夏鐸鋪。
抓好協同:“民情分析會”真得民心
“2024年上會問題12個,已解決10個,2個正在解決。今年1-5月,上會問題5個,已全部解決。”這是夏鐸鋪鎮綜治中心“民情分析會”問題匯總台賬上的數據。
“民情分析會”由夏鐸鋪鎮綜治中心每月召開一次,審議的議題都是難啃的“硬骨頭”。
香山新村新一家片有幾個組村民生活用水困難,村民亟盼能安裝自來水﹔天馬新村因為水庫承包經營引發糾紛,多次發生沖突……針對這樣的民生難題,“民情分析會”不回避不推諉,直接責成相關部門牽頭辦理,目前問題已得到圓滿解決。村民高興地說:“‘民情分析會’就是得民心!”
“民有所呼,‘會’有所應。”夏鐸鋪鎮黨委書記蔣宇告訴記者,一次“民情分析會”就是一次民生工程,就是一場民生實事。“民情分析會”開好了,民氣也就通了,民心也就順了,基層就能治理好了,經濟社會也就發展好了。去年,夏鐸鋪鎮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達7094萬元,完成規模工業總產值11.85億元,完成社零消費品總額2.48億元,完成固定投資項目9.06億元,各項經濟指標均處於寧鄉市前列。
長沙市委政法委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長沙市正全力推進縣、鄉綜治中心建設,努力實現矛盾糾紛化解隻跑一地、一站解決,讓人民群眾更舒心、更順心。”(記者 周小華 張禹 通訊員 鄧斌 歐歌)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