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湖南頻道 >> 文旅

從專科到碩士!“五朵金花” 扎堆優秀

2025年05月15日14:58 | 來源:人民網-湖南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長沙5月15日電 在湖南信息學院塘灣湖畔的晨霧與星光裡,有五道身影始終步履不停。她們是管理學院2021級專升本班級的“五朵金花”。五位女生用五年時光書寫了屬於自己的成長傳奇,她們用行動証明:從專科到本科,再到碩士,生命的綻放從不由起點決定,只要心懷熱愛、步履堅定,求學路上每一份努力都會在時光裡結出碩果。

謝芷諾:五年逐夢的“加速度跑者”

在塘灣湖畔的晨光暮色中,總有一個身影抱著書本疾行,她就是謝芷諾。專科起點的她,今年跨考哲學專業,憑初復試雙第一的成績叩開武漢理工大學的大門。

2020年9月,帶著高考失利的遺憾走進專科校園的謝芷諾,迅速調整心態:“專科不是終點,而是新的起點”。當同齡人還在適應大學生活時,她已把圖書館的閉館音樂當作每日安眠曲。三年間,她的專業成績始終穩居前1%,國家獎學金証書與初級會計証照見証著每個挑燈夜戰的凌晨。

本科階段,她以4.55的績點刷新專業紀錄,卻在眾人詫異的目光中選擇跨考哲學。“會計是謀生之技,哲學是安身之本。”備考筆記裡這句話,道破這個務實派理想主義者的精神密碼。

考研備戰期,她的宿舍成了“立體書房”:桌上堆滿專業課本和錯題本,床上也放著小桌板用來學習,每天學習時長穩定在12小時以上,經常奮斗到凌晨一兩點才入睡。獨創的“三輪復習法”在實戰中迭代升級,那些被熒光筆劃破的專業書頁,最終化作考場上的行雲流水。她在考研日記中寫到:“那些看似不起波瀾的日復一日,一定會在某一天讓你看到堅持的意義。”

謝燕梅:考証賽道的“時間魔術師”

“將 24 小時過出 48 小時的效率”——這是考取湖南科技大學碩士研究生的謝燕梅的時間哲學。大學期間,她順利考取英語四級、初級會計師、教師資格証和普通話等多項証書,為未來的職業發展和個人能力提升打下了堅實基礎。

她深諳“凡事預則立”的道理,每次備考前必做三件事:研究考綱、制定分階段計劃、標記薄弱環節。記憶政治理論時,她善用“聯想記憶法”,將抽象概念與生活案例結合﹔復習專業課時,用圖表梳理知識框架,讓重點一目了然。面對備考焦慮,她始終保持平和心態:“証書是能力的証明,而非終點,享受學習過程才能走得更穩。”

在謝燕梅的影響下,班級掀起了“考証熱”。同學們根據自身興趣和職業規劃,積極備考初級會計師、計算機二級、英語四六級等証書。班級定期組織“考証經驗分享會”,從資料篩選到時間管理,從心態調整到答題技巧,干貨滿滿。數據顯示,近一年來,班級考証通過率顯著提升,為就業和考研筑牢根基。

歐美玲:競賽場上的“團隊筑夢師”

“一個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才能走得更遠。”作為班長的歐美玲,用團隊協作精神帶領班級在競賽中屢創佳績,多次帶隊參加管理案例分析、企業模擬經營、創新創業等多項比賽。

每次備賽,她都會根據隊員特長分工:有人負責數據調研,有人專攻方案設計,有人打磨匯報PPT,團隊榮獲“衡信杯”國家級和省級二等獎、商業經營挑戰賽校級二等獎。在一次企業模擬經營比賽中,她鼓勵隊員打破常規,帶領所在團隊刻苦鑽研、反復打磨,最終斬獲國家級三等獎和校級一等獎。賽后,她總會組織復盤會:“失敗是經驗的積累,成功是協作的結晶。”

在歐美玲的帶動下,班級形成了“敢闖敢創”的競賽文化。同學們踴躍參與“互聯網+”“挑戰杯”等賽事,從課堂走向實踐,將理論轉化為解決方案。近一年,班級累計獲得校級以上競賽獎勵20余項,在提升實踐能力的同時,更凝聚了集體榮譽感。“競賽教會我們,團隊的智慧永遠大於個人,這也是考研路上相互扶持的底氣。”一位參賽同學說。

“競賽就像是塘灣湖的浪花,敢闖才能激起璀璨波瀾。”成功上岸中南林業科技大學的她,留下了最美的奮斗篇章。

吳竟菁:時間夾縫中的“平衡大師”

班干部如何兼顧工作與學習?學習委員吳竟菁給出了答案。這位考取江西農業大學研究生的土家族女生,用“高效+自律”書寫雙重精彩。

她將班級事務按“緊急重要”分類,利用碎片時間處理通知、策劃活動,課堂上則全神貫注,課后通過“番茄工作法”集中攻克難點。作為學習委員,她帶頭組建“學霸幫扶小組”,幫助基礎薄弱同學查漏補缺,自己的成績也始終穩居年級前四。“班委的責任不是犧牲學習,而是用行動証明‘魚和熊掌可以兼得’。”她的擔當贏得了同學們的信任,班級工作效率大幅提升,師生溝通更加順暢

在吳竟菁等班委的示范下,班級形成了“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良性機制。各班委分工明確、協同合作,在組織班會、策劃活動的同時,主動分享時間管理經驗。“看到班委們既要處理瑣事,又能保持優異成績,我們還有什麼理由懈怠?”班級同學表示,這種“以身作則”的力量,讓班級管理與學業發展齊頭並進。

王舟:公益路上的“微光播種者”

在追求學業進步的同時,湘信院學子始終牢記社會責任。王舟順利拿下安徽農業大學茶學專業研究生錄取通知書,用行動詮釋了“奉獻即成長”。

她多次參與社區支教、助農直播、環保公益等活動。在一次鄉村支教中,她發現留守兒童對課外知識充滿渴望,便聯合同學策劃“周末課堂”,為孩子們開設科普、書法、心理輔導課程。她說:“志願服務不是單向付出,而是在幫助他人中學會感恩與擔當。”

在王舟的帶動下,班級志願服務蔚然成風。同學們組建“微光志願者小隊”,足跡遍布社區、養老院、鄉村小學。這些經歷不僅讓他們收獲了“優秀志願者”等榮譽,更在實踐中深化了對專業的理解——王舟在助農活動中萌發了“農業數字化”研究興趣,最終將其作為考研方向。“奉獻愛心的過程,也是尋找人生方向的過程。”王舟收到擬錄取信息時,由衷感嘆。

五朵金花的故事,是塘灣湖畔最動人的青春回響。她們用堅持打破質疑,用熱愛追逐理想,用協作點亮集體榮光。如今,她們帶著湘信院的印記奔赴更廣闊的天地,而留下的不僅是進階路上的喜悅,更是一種精神 —— 一種自強不息、敢為人先的拼搏精神。(楊繼梅 楊浩)

(責編:向宇、羅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