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賦能低空經濟規模化發展 構建低空新基建能力及生態合作

人民網長沙5月17日電 昨日,湖南移動對外發布“SPACE”低空新基建能力及生態合作計劃,借助技術驅動產業升級,賦能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由其構建的“SPACE”五大低空新基建能力,實現了“SPACE”各項能力在低空經濟領域的全面融合,並取得湖南省首張融合低空智聯網、首個低空綜合管理平台、首個低空經濟示范區的三個“第一”。
低空經濟是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湖南作為全國首個全域低空管理改革試點省份,在冊通用機場17個,已基本實現全域低空監視全覆蓋。通信基礎設施作為低空智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低空經濟的發展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在低空飛行領域主要支撐無人機的通信需求和地面監管機構對無人機的探測、跟蹤需求。
由於傳統的點對點通信技術如Wi-Fi主要限於局部區域傳輸,難以實現連續的網絡覆蓋且傳輸速率受限。與此相比,運營商的通信基礎設施以其廣泛的網絡覆蓋優勢,能夠實現超視距的廣域傳輸,滿足高清視頻等業務的大范圍、高速率傳輸需求。
作為湖南低空智聯網技術聯盟的重要一員,湖南移動基於5G-A通感一體、北斗高精度定位,融合低空監視雷達、無源感知TDOA、無人機廣播等技術,打造全省首張多模態融合低空智聯網,實現感知誤差小於10米,虛景及漏檢率小於5%。
同時,自主研發的低空綜合管理服務平台,構建了廣域實時智聯、航路航線管理、低空凌雲大模型等9大能力底座,並在長沙黃興會展完成全省第一個低空經濟示范區打造,建成低空飛行服務中心,提供空域安全監管、飛行審批、產業運營等一體化綜合服務。
目前,湖南移動形成了由“S——感知網、P——低空綜合管理服務平台、A——AI智能導航網、C——通信網、E——三維航圖”組成的“SPACE”五大低空新基建能力,實現了“SPACE”各項能力在低空經濟領域的全面融合,為創新驅動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全面賦能。
湖南省內超249個地基增強站組成規模最大北斗高精定位網,動態定位精度可達3-5厘米、靜態定位精度可達5-8毫米,為低空飛行器提供智能導航服務。依托8萬+5G基站,建成省內規模最大5G通信網,飛控信號傳輸時延低於100毫秒,數據傳輸速率超過25Mbps,滿足低空飛行過程中大量數據傳輸需求。此外,全棧航圖能力能夠為低空飛行提供詳細、精准的地理空間信息。
湖南移動有關負責人介紹:“湖南移動將持續完善低空數字基座,強化數據融合與智能決策能力,提升空域資源調度效率和安全管控水平,推動低空經濟的技術賦能﹔面向民生保障與產業升級需求,探索可持續商業模式,推動低空服務與城市治理、公共服務深度融合,構建開放協同的產業生態體系,實現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雙輪驅動。”(林洛頫、楊子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