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湖南頻道>> 本網專稿

第四屆長沙國際工程機械展覽會閉幕

三大新增板塊首秀、1500項全球首發技術亮相,長沙工程機械展再升級

2025年05月19日11:45 | 來源:人民網-湖南頻道
小字號

長沙國際工程機械展現場。受訪單位供圖
長沙國際工程機械展現場。受訪單位供圖

人民網長沙5月19日電 (記者林洛頫)5月18日,為期四天的第四屆長沙國際工程機械展覽會(以下簡稱“CICEE 2025”)落下帷幕。本屆展會以"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新一代工程機械、應急裝備、礦山裝備、農業機械、運輸裝備"為主題,匯聚全球1806家參展企業(較上屆增加304家,增長20%),展覽面積達30萬平方米,吸引了來自11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國際國內專業觀眾超35萬人次。

其中,來自“一帶一路”共建國家、RCEP成員國、非洲、拉美、中東等地區5000名國際買家組團採購和洽談﹔55個國家駐華使節及非盟駐華代表、4家國際組織、38家國際商協會、200余家國際高端制造業企業、300多家國際貿易企業負責人參加展會各類活動。

展覽會覆蓋23大類、2萬余台(套)展品,其中1000多台(套)尖端設備亮相展會,35家全球工程機械50強企業攜尖端設備登場,頭部外資品牌參展數量在行業展會中名列前茅,充分彰顯了展會的國際影響力和吸引力。

展會同期舉辦產業大會、技術交流、商務洽談等百余場活動。2560余名全球行業領袖、院士專家、企業負責人圍繞技術標准、市場趨勢展開深度對話。120多家企業參與“五省工程機械產業區域合作大會”,共建技術共享與市場互通機制。

展會期間,舉辦的主機配套全球採購簽約大會上,三一重工、中聯重科、山河智能、鐵建重工、星邦智能、潤天智科等工程機械產業鏈上的100多家企業參會,現場主機企業與部分配套件企業簽訂年度採購協議130多億元。

中非合作、中俄技術對接、中馬簽訂工程機械標准准入協議等成為展會期間最熱門話題。俄羅斯、東南亞、拉美等國的採購團在國際懇談會上與600多位參展企業達成配對﹔眾多中外企業也在交流中達成技術合作意向,為“中國智造”與全球產業鏈的深度融合按下了“加速鍵”。

展會現場,綠色氣息扑面而來﹔60%以上的重型機械展品採用新能源或低碳技術,75%的展位使用可回收材料搭建,超1/3展品國內首次展出,涵蓋智能化無人機械、新能源設備、應急救援裝備及礦山裝備等,勾勒出工程機械行業綠色轉型的清晰路徑。

展會首次設立“新技術新產品發布專區”,1500 項全球首發技術集中亮相,涵蓋 AI、5G、數字孿生等前沿領域。同時,展會新增應急救援、礦業裝備、運輸裝備三大板塊,填補了工程機械展在應急裝備和礦業領域的多個空白產品類別,推動工程機械與安全應急、礦業裝備深度融合。此次展會標志著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從“規模擴張”邁向“質量引領”的新階段。

中聯重科塔機遠程操控系統通過自然語言交互實現精准作業,智慧礦山解決方案可完成裝 - 運 - 卸全流程無人化操作。星邦智能 TB42ERJ Plus HD 高空作業平台搭載 336V 高壓動力平台和車規級匯川技術,穩定性和工作效率大幅提升,首日即斬獲超 1000 台意向訂單。

在應急裝備展區,華諾星空邊坡監測雷達實現全天候毫米級形變監測,景嘉微空天地一體化通信系統為災害救援提供“零時差”數據支撐。三一集團16款新品同步發布,包括 250噸混合動力起重機、SE636 電動重卡等,展現智能化與電動化的深度融合。

長沙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市工商聯主席康鎮麟表示:“第四屆長沙工程機械展即將落下帷幕,但屬於工程機械的精彩永不落幕,下一步長沙將把長沙國際工程機械展覽會打造成全球機械裝備企業展示產品技術、開展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在工程機械領域發揮重要的橋梁紐帶作用。”

未來,長沙國際工程機械展將繼續發揮平台優勢,以開放姿態鏈接全球資源,促進國際交流與合作,助力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在全球競爭中脫穎而出,實現從“跟跑者”到“並跑者”的轉變,為全球基礎設施建設和可持續發展提供“中國智慧”與“中國方案”。

長沙國際工程機械展現場。受訪單位供圖
長沙國際工程機械展現場。受訪單位供圖
長沙國際工程機械展現場。受訪單位供圖
長沙國際工程機械展現場。受訪單位供圖
(責編:黃卓、羅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