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制造基地”到“研發熱土” 外資企業加碼投資湖南呈新態勢

【原標題】從“制造基地”到“研發熱土”—— 外資企業加碼投資湖南呈新態勢
走進巴斯夫杉杉電池材料有限公司長沙基地,“科技感”滿滿的二期生產車間裡,智能化設備滿負荷運轉,高鎳電池正極材料產品正加速下線。
這家由德國化工巨頭巴斯夫和中國民營企業杉杉股份“聯姻”組建的年輕企業,在短短4年多裡實現了跨越式發展。2024年,巴斯夫杉杉正極活性材料產能提升至十萬噸,在全球電池產業鏈中備受矚目。
今年以來,延續2024年火熱勢頭,中國中部省份湖南持續釋放外商投資“磁吸力”:一季度全省實際使用外資增速“跑”在全國前列,外企研發中心加快落地,“高規格”團隊頻頻“首訪”尋覓機遇,一批滿載期待的外資新項目建設火熱……
外資何以加碼投資湖南、深耕中國?近日,記者走進多家在湘投資布局的外商投資企業,多名外企相關負責人表示,在“中國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的趨勢和湖南打造內陸地區改革開放高地等務實舉措下,與開放的湖南共同向上、共享發展機遇是互利共贏的選擇。
創新生態獲青睞
“生產線上的澎湃動能,離不開研發實驗室的強勁驅動。”巴斯夫杉杉電池材料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暨首席運營官彭文杰告訴記者,研發實力已經成為企業最閃亮的名片。
被稱作“黃金屋”的巴斯夫杉杉電池材料研究院,是巴斯夫在中國唯一的電池材料研發中心,擁有4個行業領先的實驗室,近70台套先進設備以及完整的中試線。在這裡,研發人員對近萬塊電池開展十余項性能測試。
“看准行業未來發展趨勢,我們積極與中南大學等科研院所開展合作,在鈷酸鋰、超高鎳、富鋰錳等領域正極材料的研發生產已經走在行業前列,同時積極布局固態電池、鈉離子電池等前沿領域。”巴斯夫杉杉電池材料有限公司分析與電池技術中心總監黃樂之說。
2024年8月,巴斯夫杉杉推出的全固態電池正極活性材料在長沙基地成功完成中試規模生產,預計將在今年投入量產。
“當前,中國低空經濟、具身智能等產業蓬勃發展,對新能源電池的能量密度、安全穩定、快速充電等性能指標提出更高需求,我們將持續加大創新研發投入,不停地跑在前面。”彭文杰說。
記者注意到,在湖南加快建設長沙全球研發中心城市等利好政策吸引下,不少外資企業紛紛將研發中心“落子”長沙,充分利用湖南創新資源,提升研發生產的“硬核實力”。
比如,舍弗勒大中華區第二研發中心入駐湖南湘江新區,與舍弗勒湘潭生產基地形成新的“研發-制造”生態圈﹔索恩格電動系統全球新能源研發中心落戶長沙經開區,加快擁抱新能源汽車行業浪潮﹔博世電驅動系統(中國)產業化研發中心正在如火如荼建設,計劃在年底投入運行……
“本土化研發”成為外資企業在談到布局湖南時的高頻詞。過去,外資企業更多看好湖南制造業優勢、建設“制造基地”,當前則加速落地布局“研發中心”,這背后顯示出湖南的創新生態得到了越來越多外資企業青睞。
營商環境提信心
永旺夢樂城是日本零售及服務行業巨頭永旺集團的核心板塊,長沙星沙店是其在湖南的“1號店”。這座總投資超15億元、佔地173畝、總建筑面積約23萬平方米的商業綜合體,一開業即成為“城市消費新地標”。
行走其中,30多家湖南“首店”和一眾長沙新消費品牌吸引消費者打卡體驗。
“星沙店剛開業時,每日客流量穩定超過10萬人,高峰時達到18萬人,創下公司內開業客流第一的新紀錄。目前商場每月客流量穩定維持在約130萬人。”永旺夢樂城(長沙)商業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菅原基治告訴記者。
數據中可見消費增長的活力,也提振了企業擴大投資的信心。“長沙消費市場在中國具有‘風向標’意義,已經成為我們海外事業的重點投資區域。”菅原基治說。目前,投資規模約15億元的永旺夢樂城湖南二號店將於2025年在湘江新區開業,湖南其他城市的商業綜合體開發也已經提上日程。
看好湖南的開放環境、產業優勢和市場潛力,持續加碼投資、加大投入,成為越來越多外企的共同選擇。
在湘潭綜合保稅區,一座“液晶顯示超級工廠”加速建設。2024年9月,隸屬韓國KC TOWN集團的湖南錦智光電有限責任公司簽約入駐,計劃分三期建設中國(湘潭)智能制造基地項目,總投資達111.2億元。一期項目預計今年年底完成廠房建成,並進入試生產。
“隨著全球液晶面板產能向中國轉移,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液晶顯示模組生產基地,這一趨勢堅定了我們在中國投資建設的信心。”錦智光電負責人權永吉說,湖南的一流營商環境讓其印象深刻,項目從洽談到落地僅僅花了4個月,創造了企業“在海外投資的最快速度”。
不僅看好發展“硬條件”,更看中服務“軟環境”,外資企業用投資擴產的“真金白銀”堅定投下“信任票”,讓“投資湖南”的名片越擦越亮。
數據顯示,2024年湖南合計使用外資46億美元,其中,外商直接投資10.7億美元,增速高於全國3個百分點,新設外資企業439家。2025年一季度,湖南實際使用外資同比增長20.57%,增速居於全國前列。與此同時,外商投資領域越來越寬廣,先進制造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等領域佔比不斷攀升。
產業升級共發展
今年4月3日,在英國倫敦,湖南鋼鐵集團與安賽樂米塔爾集團簽訂全面戰略伙伴關系協議,推動華菱安賽樂米塔爾汽車板有限公司(簡稱“VAMA”)三期項目落地,並在湖南建設汽車用鋼全球研發中心。
VAMA是湖南省目前規模最大的中外合資企業,坐落在擁有“十裡鋼城”之稱的婁底市。從2014年下線第一卷鋼材,開啟汽車用鋼領域先進高強鋼本土供應,到2023年二號鍍鋅線投產,年產能擴大至200萬噸,依托安賽樂米塔爾的研發能力和湖南強大的制造能力,VAMA深度融入中國汽車產業鏈,已經成長為汽車用鋼領域頭部供應商。
“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成果有目共睹,前景令人期待。未來車企將從規模擴張轉向技術差異化競爭,也將對材料性能提出更高要求。”VAMA總經理周鑒說,汽車產業升級驅動著汽車用鋼不斷向著更高強度、更輕量化和更低碳環保迭代,這也成為VAMA的重點布局方向。
“制造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升級在中國已經成為共識。”周鑒表示,VAMA此前發布了碳達峰碳中和的路徑規劃,目標在2030年碳排放強度較2018年下降50%。
擁抱產業變化,融入產業鏈條,布局新興產業……在不少外商投資企業負責人看來,與湖南產業共同發展,是企業更好扎根生長的“密碼”。
“將傳統‘購物空間’升級到‘體驗空間’,我們的購物中心發展模式正在不斷升級。”菅原基治說,比如,適應長沙“夜經濟”繁榮的特點,永旺夢樂城專門打造了“樂食街”戶外夜市區,周末還可舉辦live、特色集市等活動,為消費者創造豐富多元的體驗。
湖南工程機械、汽車制造、先進儲能等產業基礎和特色資源優勢突出,吸引了一批德國中小企業集聚。2024年7月,德國中小企業總部集聚區(湖南)在長沙正式成立。現場,德國史太白技術轉移中心項目、德國聯邦中小企業聯合會湖南辦事處項目、中歐跨國採購平台項目等8個項目簽約。
記者從湖南省商務廳了解到,今年,湖南將持續強化招商力度,包括精准對接德國“隱形冠軍”企業及“專精特新”企業,加大與中東地區的對接力度等,讓外資外企與本土優勢產業鏈上下游協同發展,共同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集群。
“我們將持續深化產業鏈、技術、人才、資本等‘全要素招商’,不斷擴大制度型開放,持續優化營商環境,降低企業綜合運營成本,讓外商投資企業在湖南放心投資、安心發展。”湖南省商務廳副廳長劉素月說。(記者 謝奔 周楠 白田田)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