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味三湘·衡美味 | 衡東麩子肉 一口吃下盛唐風味!
2025年06月03日17:23 | 來源:人民網-湖南頻道

一城一味,一味一魂。美食,是解碼地域文化的鮮活鑰匙,是維系鄉土深情的溫暖紐帶,更承載著“民以食為天”的深刻理念。即日起,跟著人民網一起“尋味三湘”,以味為引,以筆為舟,開啟一場貫通歷史與當下、連接煙火與情懷的美食打卡之旅!
尋味三湘,這一站——衡陽,衡美味!
人民網長沙6月3日電 在衡東縣的楊橋、石灣、楊林、吳集等地的農家灶台上,一道紅如雲霞的“麩子肉”飄香千年。這道以紅曲米染就的傳統美食,因色澤喜慶、耐儲易存,被當地人稱為“東方紅雲”,其歷史可追溯至盛唐時期。
經地方志記載與民間傳說考証,唐代時,為紀念協助唐肅宗平定安史之亂的宰相李泌,衡東縣(今屬湖南衡陽)與株洲淥口區(原株洲縣)、攸縣交界的蓬源仙頂峰一帶山民,在峰巔修建廟宇竣工,祭祀宴席上一盤紅彤彤、油光閃亮的麩子肉引發眾人驚嘆。這道菜的秘制技藝源自當地劉姓農家——山間驛路上的行商旅客常受其茶水飯食招待,劉家大嫂以紅曲米發酵糯米包裹五花肉,蒸制出的麩子肉醇香不膩,路人爭相討教配方。經后世改良,終成今日衡東農家“待客必備”的經典風味。
“片片紅雲落玉盆,糯粘麩子夾肩豚。”詩中描繪的正是麩子肉的獨特工藝:粘米,糯米按一定比例磨制成干粉,加入八角粉、紅曲米粉充分拌勻,將精選豬肩肉裹上紅曲糯米,既可煎著吃,又可蒸著吃。
“麩子肉能放半個月不壞,過去山裡人出遠門都帶它當干糧。”升匯緣酒店的羅湘燕一邊翻動蒸籠裡的紅雲般的肉塊,一邊感慨,“現在年輕人外出打工,總要捎上幾塊,說麩子肉有兒時的味道,比城裡紅燒肉更有‘家的味道’。”如今,這道承載山鄉人情味的古法菜,仍是衡東人年節送禮、宴賓的“壓席菜”。(何佳麗)
(責編:黃卓、羅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