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合規經營助力稅企“雙向奔赴”

人民網長沙6月17日電 合規經營是企業穩健發展的基石,更是企業構筑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所在。數據顯示,截至今年3月底,湖南實有經營主體達761.32萬戶,同比增長6.04%,總量進入全國前十,其中“四上”企業突破6萬家,涉稅主體增長6.20%。
面對龐大的經營主體,湖南稅務部門依托數字化轉型條件下的稅費征管“強基工程”,以政策輔導、稅收體檢、風險預警等方式,引導企業樹牢依法納稅意識,促使企業合規經營從“被動遵從”向“主動規范”轉變,推動經營主體與稅務部門在“稅企共治生態”中“雙向奔赴”。
衡鋼:“誠信合規”融入企業發展基因
走進衡陽華菱鋼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衡鋼”)煉鋼廠,“建設世界一流專業化無縫鋼管企業”的標語分外醒目,“中國卓越鋼鐵企業”的金字招牌見証著企業“誠信經營、質量為先”的合規發展之路。
“企業管理就好比這煉鋼,摻不得丁點虛假,也容不得半點馬虎。”在衡鋼負責人何航看來,合規經營的尺度就像特鋼的純度,沒有最好,隻有更好。
作為全球無縫鋼管行業標杆企業,近年來,衡鋼加快推動“數智煉鋼”建設,生產工藝自動數採率達到95%以上,深地鑽探、南海取冰、巨擘擎天……諸多國之重器上,都閃耀著“衡鋼制造”的元素,成為企業閃亮的“名片”。
“‘智改數轉’之路漫長且艱辛,需要持續投入大量人力和資金。”何航透露,政策的迭代、業務的拓展,對企業研發支出的精細化、規范化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對此,衡鋼自主建立數字化科研管理平台,從立項審批、工時記錄、費用歸集、成果驗收多個方面對研發項目進行全周期管理,確保了研發活動的真實性和費用歸集的准確性。
稅務合規不是負擔,而是轉型升級的契機。這一轉變直觀地反映在企業的財務數據上:近三年,衡鋼累計享受增值稅留抵退稅、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稅費減免近6億元。“研發投入越大,享受的稅收優惠越多,我們可以將更多的資金投入到研發中,深耕技術創新,形成良性循環。”何航說。
據了解,衡鋼始終秉持“事前防范”優於“事后應對”的理念,先后引入ERP及產銷一體化運行系統和大宗原採購與物流系統,持續建立完善會計核算與財務管理體系,並在稅務部門的幫助下,成功接入數電票管理系統,保障申報數據更准確完整。
“通過直連稅務系統平台,可以實時獲取發票信息,自動校驗真偽,企業內部稅務管理越發精准、省時。”何航說,公司財務部設置了稅務專崗,並引入第三方稅務審計,將崗位職責從基本的涉稅業務辦理,擴展至稅務風險防控預警,通過建立異常發票跟蹤處理機制精准防范化解涉稅風險。自2015年起,該公司已連續10年獲評A級納稅人。
竹材科技:稅企共筑合規“生態圈”
一根竹子能被做成什麼?在竹資源豐富的湖南益陽,竹筍可以加工成食品,竹屑可以配置成飼料,竹根可以制成工藝品……通過大力發展全竹產業鏈,2024年益陽市竹產業綜合產值超210億元。
在國家(桃江)南竹產業示范園,一棟用21根12米長的實心全竹立柱支撐起來的三層高、近千噸、建筑面積約1500平方米的科研展示樓特別引人注目。“這棟大樓沒有使用一根鋼筋,全靠大尺度竹質集成材建設而成。”湖南桃花江竹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薛志成介紹,天然竹片經過公司自主研發的設備熱壓膠合成竹制集成材后,具有優良的力學性能,其抗壓強度超越相同重量的鋼鐵,最高可達70兆帕以上。
而竹子變“鋼筋”的科技密碼,離不開產學研的協同攻關,特別是自主研發的“竹木重組”“高碳防腐”技術,讓竹產品更具防腐阻燃、抗折耐磨等特性。“研發費用的歸集和扣除業務性強,標准界定比較繁雜。稅務部門耐心指導我們正確處理賬目,准確適用政策,避免了研發費用扣除中的涉稅風險。”薛志成表示,公司近三年累計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額逾1900萬元,科技賦能讓竹制產品更具市場競爭力,被應用於北京冬奧會場館、上海廣富林遺址公園等建筑。
但在企業發展過程中,也曾產生涉稅風險。今年初,桃江縣稅務局通過稅收大數據分析,發現竹材科技的楠竹收購發票單價偏離市場價格,隨即向企業推送風險提醒,並針對企業關注的竹制品深加工稅收適用政策,上門開展“政策解讀+風險防控+操作指引”專項輔導,以“稅收體檢”的方式詳細講解農產品發票開具規范及風險防控要點。“這份‘稅收體檢報告’非常中肯且中用。”薛志成說,經過稅務指導,公司重新梳理收購業務流程,后續開具的發票價格也回歸到正常區間。
“合規經營不僅是要求,更是生產力。”薛志成表示,稅務部門還依托大數據動態掃描企業進項稅額轉出異常、跨境收匯差異等風險指標,及時幫助企業解決出口業務單証管理不規范、收匯不及時等問題,有力推動企業拓展海外市場。“目前,公司的竹產品已出口30多個國家和地區,今年的海外訂單已經排到了8月份。”薛志成說。
補天藥業:“信用賦能”助企穩健發展
十方九苓,七出靖州。中藥十個藥方,有九個要用到茯苓,其中全國70%以上的茯苓來自“中國茯苓之鄉”——懷化市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
“良好的納稅信用是企業發展壯大的‘金名片’。”湖南補天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譚丁國表示,公司自2005年成立以來,始終秉持“誠信為本、守法經營”的發展理念,目前公司年營業收入突破億元,近五年納稅總額超9000萬元,成功入選第七批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名單。
在重視納稅信用的同時,補天藥業在市場招投標、融資和商業合作等方面獲得了諸多便利。“在建設茯苓系列醫藥健康產品生產線的過程中,公司每年投入的研發費用超過500萬元,流動資金壓力較大。但憑借A級納稅信用資質,公司近三年通過銀稅互動機制共辦理信用貸款2400余萬元,資金難題得到緩解。”譚丁國透露,基於良好的納稅信用,公司自主研制的茯苓多糖口服液等產品順利列入廣東中山腫瘤醫院、湖南省腫瘤醫院等40多家省級醫院的處方用藥。
納稅信用等級是企業在財務核算、稅務申報、稅款繳納等方面嚴謹合規的直觀體現,A級納稅信用更是企業在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的“金字招牌”。
為引導和激勵更多企業知信、守信、用信、增信,湖南省稅務局主動融入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大局,以“守信激勵、失信懲戒”的方式優化納稅信用管理,並引入涉稅專業服務機構及其涉稅服務人員“亮碼服務”,幫助有需要的企業查找稅收風險、開展信用修復,全面提升企業內控合規水平和風險防范能力。數據顯示,2024年湖南共有6萬余戶企業獲評A級納稅人,4萬余戶企業的納稅信用通修復機制實現提檔升級。
“我們將聚焦各類經營主體不同發展階段的稅務合規需求,精准開展政策宣傳輔導、優化合規經營建議,廣泛開展案件曝光、以案釋法等活動,進一步引導企業准確理解適用稅收政策,促進企業依法合規處理涉稅業務,實現健康長遠發展。”湖南省稅務局黨委書記、局長曾光輝表示。(林洛頫、羅舜愛、伍洋波)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