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無人攤壓機群超480小時連續施工

![]() |
施工現場。受訪單位供圖 |
近日,京哈高速綏中至盤錦段改擴建工程第八合同段施工現場人潮涌動,來自全國交通建設領域的300余名專家、學者及行業代表齊聚於此,共同觀摩三一無人攤壓機群作業實況。此次觀摩會不僅展示了中國工程機械智能化領域的突破性成果,更為基礎設施建設的未來發展方向提供了鮮活樣本。
三一無人攤壓機群在此次工程中創下2攤10壓全無人化配置,實現瀝青路面全厚度(3層)連續施工的規模之最﹔智能化單次24小時連續瀝青施工超480小時(20余天)紀錄的時長之最﹔無人雙機並鋪25.25米路寬,現為無人機群領域攤鋪最大寬度之最的三項記錄。
京哈高速作為國家高速公路網“七射”之首,其綏中至盤錦段改擴建工程堪稱“中國高速公路復雜工況教科書”,集中體現於施工環境復雜、工藝銜接精密等特征。面對工期緊、任務重的挑戰,三一無人攤壓機群以“24 小時連續施工”的智能作業模式,巧妙破解傳統施工痛點。
在K496-K497段路面施工現場,由2台攤鋪機、10台壓路機組成的無人化機群如同優雅的機械舞者,正高效精准地開展路面施工作業。通過北斗高精度定位與智能調度算法的深度融合,機群作業精度達到“厘米級”。
面對25.25米超寬路面的施工挑戰,所有設備緩和啟停,勻速行進,可規避因人為失誤導致的質量風險﹔此外,在保証路面的平整度與密實度的同時,多重安全措施與少人化作業也最大程度的保証了現場的作業安全。據項目負責人介紹,該機群已作業50余天,完成路面施工裡程近90公裡,較傳統施工效率提升20%,人工投入減少60%。
當天下午,無人機群座談交流會獲圓滿成功。三一路機營銷公司總經理孫作為表示:“京哈高速實踐驗証了無人施工在復雜工況下的可靠性和普適性。” 隨后中鐵一局、遼寧交投建管公司及遼寧省公路學會代表分別致辭,高度認可機群施工表現。
三一智路科技研究院副院長黃子超博士深度解讀無人攤壓技術原理,獲廣泛好評﹔中鐵一局結合施工實踐,贊譽機群可靠性並展望路面機械智能化發展前景。現場交流答疑環節氣氛熱烈,整體反饋積極,與會專家一致認為,該技術為行業樹立智能化施工新標杆。
對京哈高速改擴建工程而言,三一無人化技術的價值遠不止於施工“提速”。原定7月31日完工的路面工程,預計提前至6月25日完成,為后續交通安全設施安裝爭取到近40天緩沖期﹔同時,無人化施工大幅減少高危環境中的施工人員數量,成功實現“零事故”安全目標。
從行業維度看,這是從人工經驗驅動到單機自動化,再到多機協同智能化的跨越。正如現場觀摩會專家評述:“三一無人化機群不僅重新定義了高速公路建設效率,更驗証了中國裝備制造在復雜場景下的技術適配能力,為‘一帶一路’基礎設施輸出提供了可復制的智能方案。”
當三一無人攤壓機群在京哈高速上繪就智慧施工的新篇章,這場由“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升級的技術革命,正為中國乃至全球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注入強勁動能。正如三一路機營銷公司總經理孫作為先生所言:“我們研發的不僅是設備,更是對‘人、機、路’和諧共生的深度思考。在全球基建智能化浪潮中,中國方案已整裝待發。”(劉肖軍)
![]() |
施工現場。受訪單位供圖 |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