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湖南頻道 >> 產經

湖南大學科創港校區建設項目(一標段)首批封頂

2025年06月21日16:40 | 來源:人民網-湖南頻道
小字號

6月的湘江西岸驕陽似火。當湖南大學畢業生身著學位服,在千年學府的鐘聲中接過畢業証書時,18公裡外的科創港校區正塔吊林立、機械轟鳴——由中建五局三公司承建的科創港校區建設(一標段)項目迎來首批主體結構封頂。這座承載著“國家使命擔當、中部科教高地”願景的現代化新校園,正在這片土地上加速拔節生長。

智能建造效率翻番 工地變身“賽博朋克”

走進(一標段)項目施工現場,仿佛置身“未來世界”。四輪激光地面整平機器人如精密的“鋼鐵工匠”,沿著預設軌跡勻速滑行,激光定位系統將地面平整度控制在毫米級﹔履帶抹平機器人與四盤抹光機器人緊隨其后,完成混凝土表面的“精雕細琢”。

項目技術總工劉銘介紹,這套“機器人工組”效率是傳統人工的3倍。“以前3名工人1小時只能整平100平方米,現在機器人8小時可完成1600平方米,還能24小時不間斷作業。且能耗降低60%,碳排放減少40%。”劉銘感慨道。

同時,項目通過AI無人機、AI高位攝像頭安全隱患識別系統、智能安全帽、三維群塔防碰撞系統等“黑科技”,將事故率降低20%,隱患識別效率提升50%。此外,在數字工地指揮中心,大屏上有超200個數據節點實時跳動,人員定位、機械狀態、物料庫存一目了然,管理決策效率提升30%。

攻堅克難闖關升級,項目建造彰顯“智慧”

項目地質條件復雜,地下溶洞密布,溶岩區域施工效率不足基岩區域的20%。面對這一“攔路虎”,項目團隊採用鋼護筒護壁、回灌混凝土等工藝高效解決溶洞難題,為后續施工奠定了堅實基礎。

在主體結構施工中,智能建造技術再次大顯身手。針對高低跨、錯層結構多、模板支設難度大的問題,項目利用BIM技術實現三維建模,為鋼柱、梁板精准定位,優化支模體系12次,復雜結構施工效率提升30%。針對超危大梁加腋施工,項目布置激光傾角傳感器實時監測模板支撐架位移,確保安全施工零事故。

“我們不僅要建得快,更要建得好!”項目負責人伍陽強調。目前,宿舍組團19#棟、14#棟6月18日順利封頂,其他樓棟已施工至8-10層結構﹔中心組團1#棟施工至3層結構,2#棟施工至4層結構。項目團隊正以“三快一准”(工序穿插快、資源保障快、決策執行快、測量定位准)的施工法全力推進,確保主體結構陸續封頂。

從25天完成深埋基礎施工,到115天完成首批兩棟封頂(含基礎,15層),項目建設不斷刷新教育基建的速度紀錄。項目建成后,不僅將成為湖南大學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強勁增長極”,更將助力湖南打造全球研發中心城市的“核心引擎”。(王蕾)

(責編:黃卓、羅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