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鶴咀社區教師村小區內澇難題得解, “街道吹哨 部門報到”機制顯成效

近日,長沙市岳麓區白鶴咀社區教師村小區內澇問題得到徹底解決,困擾居民多年的汛期積水難題終獲突破。這一成效得益於“街道吹哨,部門報到”工作機制的有效實施。
教師村小區建成已近30年,由於小區地勢低窪,排水系統相對薄弱,每逢汛期,雨水便會迅速匯集,形成嚴重的內澇。積水最深處可達80公分,這不僅給居民出行帶來極大的困難,車輛也常常被困在水中,甚至一樓住戶家中還會被積水倒灌,造成家具、電器等財產損失,居民們苦不堪言。為緩解內澇積水,社區整合資源、籌措資金建了水泵井,但老舊水泵功率不足、排水效率低,在強降雨面前效果並不明顯。
今年年初,街道再次“吹哨”,長沙市岳麓區市政設施維護中心“報到”,將該小區的內澇問題列為重點攻堅項目,組建專業團隊深入調研,聯合設計院和市政建設部門一起制定了詳盡的升級改造方案。此次改造,重新設計安裝了一套大功率的強排系統,採用高效率的排水泵組以及全自動的智能控制系統。該系統可根據雨量大小、積水深度自動調節水泵運行功率,實現精准排水。一旦降雨量增大、積水深度達到預警值,水泵會自動滿負荷運轉,全力排水。遇到特大暴雨嚴重超過系統排水能力時,系統還會自動報警,提醒各方進一步准備應急搶險工作。
安裝大功率強排系統。單位供圖
為確保改造工程順利進行,市政設施維護中心克服了重重困難。施工期間,正值雨季,頻繁降雨給施工增添了不少麻煩。但工作人員不畏艱難,合理調整施工計劃,利用雨停間隙抓緊作業。同時,施工團隊還安排專人24小時值守,隨時應對突發積水情況。
隨著改造工程的完工,教師村小區迎來了首個汛期的考驗。在近日的一場強降雨中,新水泵和智能控制系統表現出色。面對持續數小時的暴雨,小區內積水迅速通過新水泵排出,道路上幾乎沒有明顯積水,居民們可以正常出行,一樓住戶家中也再未出現積水倒灌現象。“以前一下大雨就發愁,現在心裡踏實多了,感謝政府為我們辦了件大好事!”居民陸大爺高興地說。
“街道吹哨,部門報道”機制正成為基層治理的生動實踐。當社區收集到居民關於內澇積水、道路修繕等急難愁盼問題時,街道第一時間吹響“集結哨”,住建、城管、交通等職能部門即刻響應,與社區工作者、物業、志願者等多方力量迅速聯動。通過現場辦公、聯席會議等形式,建立問題清單、明確責任分工、倒排整改時限,將原本分散的治理資源擰成“一股繩”。從加裝電梯的落地推進,到路燈照明的及時修復,再到矛盾糾紛的多元化解……這一機制以群眾需求為導向,實現了問題發現、上報、處置、反饋的閉環管理,真正讓基層治理既有力度更有溫度,不斷提升居民的獲得感與幸福感。(萬皓思)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