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湖南頻道>> 市州縣域

湖南邵東:八年“愛心接力”點亮“罕見病”少年生命之路

2025年07月01日17:05 | 來源:人民網-湖南頻道
小字號

“如果不是這場跨越八年的守護,我的孩子和家庭可能早已在命運的重壓下迷失了方向……”近日,湖南省邵東市教育局收到一封感謝信,揭開了一段充滿教育溫度與生命韌性的動人育人故事。

確診“罕見病”: 命運齒輪下的及時托舉

“小哲(化名)二年級時,摔倒后總要用手撐地,半天才能爬得起來。起初以為是調皮,直到他連樓梯都爬得異常吃力時,我才意識到這個孩子可能是得病了。”回憶往事,荷公殿小學時任小哲班主任的左福瓊仍記憶猶新。

出於對學生的關愛與敏銳直覺,她多次與家長溝通,最終促成小哲前往長沙檢查。然而,一紙“進行性肌營養不良(DMD)”的診斷書,卻如晴天霹靂,狠狠砸向這個本就拮據的家庭。父親靠打零工艱難維持五口之家,母親患有聽力障礙,而這種罕見病會讓患者在12歲左右喪失行走能力,甚至危及生命。

校長陳建華得知消息后第一時間將小哲的教室調整至一樓,還悄悄為其申請了助學金。“疾病無法逆轉,但教育的陣地不能失守。”他的這個決定,成為了這場溫暖愛心接力的第一棒。

學校“破例”:從小學到初中的無縫守護

2022年,小哲順利升入光洪學校初中部。這所一貫制學校向來將初中生安排在高樓層,但為了小哲,校長佘崇陽毅然打破慣例,把初一年級教室設在了一樓。“縮短物理距離,就是為了讓小哲感受到心與心的貼近。”佘崇陽如是說。 有一次通過監控畫面,初一班主任徐娟看到小哲不慎摔倒,還沒等老師反應,周圍的同學們已自發沖上前,小心翼翼地將他扶起,護送回教室。

初二班主任何達也曾為小哲的厭學情緒和沉迷手機而憂心忡忡。那段時間,他經常找小哲促膝長談,從人生價值談到缺陷與夢想的關系。“記得有一次聊到很晚,當我看到小哲眼裡重新有了光,我知道,一切努力都值得。”生地會考時,同學們爭著輪流背著他穿越校園。這些溫暖的細節,小哲一直銘記於心,至今仍能娓娓道來。

勇敢“逐夢”:用堅韌回應善意的“生命答卷”

“平常站立超5分鐘,小哲的肌肉就會酸痛難忍,但他每天都會堅持一小時以上的康復訓練。”小哲同桌付佳豪對他的毅力敬佩不已:“冬天特別冷的時候,大家都凍得不想學習,小哲卻靠著烤火自學,成績還穩居班級前三。有時候我們學習沒了動力,他就會用自己的故事鼓勵我們‘珍惜當下’。”

如今,順利初中畢業的小哲在中考志願裡鄭重填寫了省級示范性高中邵東三中,還在心裡默默定下了三年后的高考目標——華中師范大學。“我最大的夢想就是成為一名老師,把曾經收獲的愛,傳遞給更多的人。”小哲眼神堅定,話語中滿是對未來的憧憬。

愛心接力:當兩所學校成為少年的“堅強后盾”

從荷公殿小學到光洪學校,八年時光悄然流逝。教室的調整、助學金的申請、課程的精心適配、耐心的心理疏導……這些看似零散的善舉,如同點點星光,匯聚成一張嚴密而溫暖的守護網。正如邵東市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曾超所說:“教育不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用一群人的溫暖,點燃一個生命的希望。”

一封感謝信的背后,不僅是一個罕見病少年與命運頑強抗爭的縮影,更是邵東教育系統“不讓一個孩子掉隊”理念的生動詮釋。這場跨越八年的愛心接力,早已在他心中深深播下了“用愛回報愛”的種子,而這顆種子,也必將在未來綻放出最美的花朵……(徐湘果 趙志明 聶文博)

(責編:黃卓、羅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