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水電職院駐岩山村工作隊以“以購代扶”助力鄉村振興

七月盛夏,岩山村的稻田裡稻香陣陣,沉甸甸的稻穗壓彎了腰。近日,在湖南水利水電職業技術學院駐岩山村工作隊的積極推動下,一場“以購代扶”的消費幫扶行動在岩山村與學校之間架起“產銷橋”,20余萬元的農產品採購款不僅解決了村民的“賣難”問題,更讓“等靠要”的舊觀念逐漸轉變為“勞動致富”的新動力。
精准對接需求,“土貨”變“緊俏貨”
“要讓岩山的好產品被更多人看見!”自入駐岩山村以來,工作隊便將消費幫扶作為常態化工作重點。針對脫貧戶農產品銷售渠道窄、市場競爭力弱的痛點,工作隊主動出擊:一方面深入農戶家中,挨家挨戶收購大米、菜籽油、茶油等優質農特產品﹔另一方面積極聯系學校工會,以“以購代扶”的方式促成採購合作。此次採購不僅涵蓋岩山村的大米、菜籽油、茶油,更將洞口縣古樓紅茶、手工米粉、雪峰蜜桔干等特色產品納入清單,讓“岩山貨”“洞口味”成了學校食堂、教職工家中的“香餑餑”。
多方聯動發力,“幫扶”變“長效”
消費幫扶的成效,離不開“上下聯動”的合力。據悉,工作隊入駐首日,洞口縣委書記吳韜便叮囑:“要把洞口的土特產打出名聲,走向長沙!”為落實這一要求,工作隊聯合縣農業農村局為農特產品設計精美包裝,提升產品附加值﹔同時主動對接后盾單位,計劃通過黨建引領動員更多力量參與消費幫扶,並推動鎮內企業農特產品入駐幫扶網,多渠道拓寬銷路。目前,工作隊的主動作為已獲縣委肯定,“將更多洞口土特產帶到長沙”“在學校舉辦洞口土特產展銷會”等長效合作機制也在積極推進中。
激發內生動力,“輸血”變“造血”
“以前總愁種出來的東西賣不出去,現在工作隊幫忙找銷路,咱們種得更有勁頭了!”岩山村脫貧戶李大叔的話,道出了村民的心聲。此次20余萬元的採購款,不僅直接帶動脫貧戶增收,更讓群眾真切感受到“勞動創造價值”的意義。“消費幫扶不是簡單的‘給錢給物’,而是要讓村民看到市場、學會經營。”工作隊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持續探索“企業+農戶+平台”的合作模式,讓岩山的好產品真正從“田間”走向“市場”,為鄉村振興注入持續動能。
從稻浪翻滾的田間到溫暖熱鬧的餐桌,岩山的“土貨”正帶著泥土的芬芳、村民的期盼,踏上更廣闊的舞台。這場“以購代扶”的生動實踐,不僅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接力賽”,更是鄉村振興路上的“加速跑”。 (許好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