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零陵:綠色為底,深耕特色,繪就和美鄉村新圖景

湖南零陵地處湘南,碧水環繞,山巒起伏。近年來,零陵區以綠色為底色,立足當地鄉村文化資源稟賦,按照“一鄉一業,一村一品”的思路,強化舉措,狠抓落實,深耕特色優勢產業。鄉村產業發展、鄉村建設、鄉村治理水平得到一體提升。
零陵區堅持全域規劃理念,圍繞建設“四區兩城”,打造“五力零陵”的目標,出台和美鄉村建設方案,打造永州之野、永連公路等特色發展示范帶,該區被生態環境部命名為第三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 目前,全區3個鄉鎮街道被評為國家級生態鄉鎮,6個鄉鎮被評為省級生態鄉鎮,建設美麗鄉村達85個。馬壩藝術稻田社區、公牛嶺文創小院、紅色畫眉、高賢荷塘月色、自在香零、醉美石煙塘等一批特色示范村競相涌現。2024年,全區累計接待游客 739 萬余人次,實現旅游收入 76 億余元,今年五一期間,零陵實現旅游綜合收入4.36億元。
同時,零陵區以改善人居環境、完善基礎設施、發展特色產業“三大任務”和鄉村垃圾、廁所、污水“三大革命”為重點,按照“要素集成、合力共為”要求,建立“項目吹哨、部門報到”工作機制,全力推動資金、技術、土地、人才、數據等要素向項目建設聚集。2024年,提質改造石岩頭、珠山、黃田鋪、水口山4個鄉鎮農貿市場,新增攤位568個。建設資源產業路和便捷路71.2公裡、農村公路安防設施243.9公裡,獲評全國“四好農村路”示范縣。完成石壩仔、珠塘等45座水庫除險加固。新增農村通自來水人口1.87萬人,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92.25%。
零陵區在和美麗鄉村建設中,充分挖掘鄉土文化IP,在保護鄉村的文化特質、歷史文脈、民俗風情的基礎上,把鄉土文化融入鄉村規劃建設、產業發展,推進了一批竹藝、木雕文化展館、民宿、研學體驗基地等業態建設。據統計,全區共建立以木雕文化、茶文化、紅色文化為主題的場館20余個﹔朝陽街道石煙塘灰粽制作、水口山牛扣制作、郵亭圩高山野生茶制作、富家橋竹藝加工、大慶坪禾花魚制作等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在守藝與“破圈”中,為產業升級提供了新機遇。其中水口山牛扣、大慶坪禾花魚獲第二十四屆中國中部(湖南)農業博覽會金獎,進一步擦亮了零陵特色農業產業“金名片”。
為推動鄉村振興加速前行,該區紀委監委將護航特色產業發展列為鄉村振興領域專項監督的重中之重。通過強化“室組地”貫通聯動聚焦產業項目推進、資金管理使用、惠農政策落實、農業技術服務、干部作風等關鍵環節進行監督,全力打通影響特色產業發展的“中梗阻”。
同時,該區創新探索鄉創特派員制度、基層黨建“十百千”工程(十院聯十鄉、百企興百村、千干入萬戶),積極構建優質稻、蔬菜、生態水果、油茶、茶葉、楠竹、生態養殖、藥材和文旅“9+N”鄉村產業體系,一幅村庄美、產業強、村民富、鄉風好的鄉村振興新畫卷正在瀟湘大地鋪展延伸。(殷娜 唐高翔 )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