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湖南頻道>> 本網專稿

行進中國 | 新能源重卡:跑出“降本補能”加速度

人民網“行進中國”湖南調研採訪團
2025年07月09日09:36 | 來源:人民網-湖南頻道
小字號

高速公路上,白色涂裝、線條硬朗的三一重卡江山SE636搭載著貨物疾馳而過,動力強勁卻幾乎聽不到轟鳴聲,在車載智能駕駛輔助系統的調控下精准變道、平順加速。

三一重卡江山SE636。人民網記者 林洛頫攝

駕駛艙內,德邦物流的司機正通過L2+級輔助駕駛功能監控車況,智能中控屏上實時顯示電量、路線、路況與能耗信息。

隨著車輛駛入長坡路段,重卡啟動能量回收機制,將慣性動能轉化為電能回充電池﹔車載感應系統還能自動識別前車距離,在保持安全車距的同時,實現能耗最優化調節。

三一重卡生產線。人民網記者 林洛頫攝

“快遞行業對重卡有個特別要求:充一次電跑完全程,這對我們是個不小的挑戰。”三一重卡研究院院長何琪介紹,為滿足快遞物流“高頻次、長續航、強時效”的運輸要求,三一重卡研究院耗時1年半,打造出行業首款量產電量達636度的大電池牽引車,刷新了可量產電動重卡的最大電量記錄,能覆蓋500公裡以上的續航范圍。

與超長續航相匹配的是更快的補能效率。江山SE636採用兆瓦級快充技術,30分鐘可補充300公裡續航,不僅為高速場景下的快遞運營提供強力保障,也大幅壓縮了能源補給所需時間。

重卡智能生產線。人民網記者 林洛頫攝

“快遞行業司機換電的時間成本太高,我們就做‘一次充滿’的設計,再通過快充補上最后一公裡。”何琪坦言,傳統新能源車將電池背在駕駛艙后方,既影響挂車空間,也抬高了整車重心,新款重卡將電池下沉至底盤下,既保障了整車穩定性,也為挂車騰出了更合理的載貨空間﹔這一設計看似簡單,卻涉及到底盤重構、電池散熱、電驅橋布局等多個系統的聯動與調校,很不容易。

“就像電網輸電一樣,電壓高才能更高效,我們這個就是新能源車裡的高壓技術‘天花板’。”何琪告訴記者,現在整車搭載800伏高壓平台,不僅降低了輸電損耗,也為快充系統打下基礎。

機械臂正進行作業。人民網記者 林洛頫攝

除了電動化和平台化,智能化也是SE636的一大特色。它搭載L2+級輔助駕駛系統,具備自動跟車、自動剎車、車道保持等功能,能顯著降低司機長時間駕駛帶來的疲勞感和安全風險。這對於快遞司機而言,既是技術升級,也是貼心減負。

“重卡按一年行駛15萬公裡測算,每公裡節省0.8元電費成本,一年就能省出12萬元。”何琪表示,再考慮新能源車的購置補貼、電價優勢,以及長期使用后的維護成本,司機的總擁有成本(TCO)是越來越低,真正實現“越用越省”。(付龍、匡瀅、林洛頫、宋美琪)

(責編:向宇、羅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