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湖南頻道 >> 健康

2025愛爾眼科眼底病論壇(重慶站)召開 共筑眼底診療新高地

2025年07月10日11:13 |
小字號

為聚力攻堅眼底病與眼外傷診療難題,加速前沿成果轉化,賦能區域學科發展,由重慶市預防醫學會主辦、重慶愛爾眼科醫院(總院)承辦的“愛爾眼科眼底病論壇2025(重慶站)” 7月4日-5日在重慶召開。在本次論壇上,眾多眼科領域權威專家齊聚一堂,圍繞復雜眼底疾病的診斷、治療及預防展開深入探討,分享最新研究成果與臨床實踐經驗,為推動眼科醫學發展注入新動力。

愛爾眼科醫院集團眼底病事業部副總監丁力、愛爾眼科重慶特區CEO陳茂盛教授、愛爾眼科重慶特區副總院長王一教授分別發表致辭,他們表示,眼底病作為不可逆致盲眼病之一,其防治意義重大,每一項眼底病診療新技術的突破都至關重要,不僅能為臨床診療提供新的啟發與方向,更能推動整體診療水平不斷邁上新台階。希望與會同仁們以論壇為契機,爭做技術“追光者”、患者“點燈人”、基層“播火者”,推動前沿成果惠及更多患者,助力青年醫師成長,共促眼底病診療水平提升。

權威專家雲集,共探眼底病診療前沿

大會邀請了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溫州醫科大學眼視光醫院、陸軍軍醫大學西南醫院等以及愛爾眼科醫院集團20余位專家齊聚一堂,吸引了200余位眼科同仁、學者參會。

為期兩天的學術盛會圍繞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視網膜動脈阻塞、玻璃體手術並發症、視網膜脫離、眼內炎、眼外傷、高度近視等疑難眼病展開多角度、全方位的交流和探討,專家們見解獨到、內容前瞻,在這場高規格學術交流平台上共話前沿、共享智慧,為眼底病診療水平的躍升注入了強勁的學術動能。

聚焦技術突破,前沿成果彰顯創新方向

在眼科手術技術持續追求精准化、微創化與高效化的前沿領域,論壇上專家學者們為高度近視並發症及“眼中風”等急重症提供了全新的治療利器。

術式革新:針對高度近視患者面臨的嚴重並發症挑戰,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眼視光醫院教授薛安全領銜提出並應用了鞏膜收縮術。該術式通過精密的鞏膜處理技術,致力於恢復眼球后極部結構穩定性,代表了高度近視並發症手術治療思路的重要創新與精進。

器械精進:在搶救“眼中風”(視網膜中央動脈阻塞,CRAO)患者,愛爾眼科醫院集團福建省區副總院長高朋芬展示了革命性的手術器械應用——採用全球領先的48G超微細針頭進行視網膜中央動脈的選擇性介入溶栓/給藥。這一顯微器械領域的重大突破,極大提升了介入操作的精細度與安全性,顯著優化了溶栓效率,為挽救患者視力贏得了寶貴時間窗口,是眼科血管介入手術技術的一次飛躍。

能量調控:重慶愛爾眼科醫院博士陳梅則探索了能量操控與遞送技術的創新融合——利用超聲能量精確操控微泡,實現藥物在視網膜血管阻塞部位的靶向遞送或物理性機械疏通。這項微創、精准的手術輔助技術,在早期應用中展現出積極效果,為眼科疾病(尤其是視網膜血管性疾病)的精准、無創或微創手術治療開辟了極具前景的全新路徑,體現了手術技術向智能化、靶向化發展的趨勢。

這些創新成果集中體現了當前眼科手術技術向更高精度、更小創傷、更強靶向性發展的核心方向,將有力推動復雜眼病治療水平的提升。

強化實操培訓,賦能眼外傷急救處置能力

為提高眼科醫生應對眼外傷的處置效率與核心手術技能,本次論壇特設“眼外傷核心技能提升培訓班”,專家通過系統理論授課結合動物眼模擬實操訓練,幫助60余名參培醫生深入掌握眼外傷急救處置與修復重建的核心技術要點、提升應急決策與手術操作能力,有效縮短眼科醫生在眼外傷救治領域的技能成長周期。

愛爾眼科醫院集團眼底病學組組長彭紹民表示,眼外傷是眼科領域中一個復雜且挑戰性極高的分支,它不僅關系到患者的視力健康,更關系到他們的生活質量。本次論壇的開展,有助於攜手推動眼科學領域學科建設,促進眼科相關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延,搭建眼底病領域專家之間的溝通橋梁,為眼健康事業蓬勃發展貢獻行業力量。

此次盛會的成功舉辦,不僅為廣大眼科同行搭建了一個良好的學術交流、信息溝通的平台,還對進一步提升臨床技能及科研能力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愛爾眼科積極將學術成果轉化為普惠醫療實踐,持續擴大眼病診療服務的可及性,讓廣大患者受益,以實際行動助力“健康中國”建設。(葉秀玲、李林)

來源:愛爾眼科

(責編:黃卓、羅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