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顆粒歸倉“雙搶”忙
2025年07月18日09:37 | 來源:人民網-湖南頻道

顆粒歸倉。人民網記者 劉賓攝 |
人民網長沙7月18日電 (記者劉賓)大暑將至“雙搶”忙。在長沙市望城區茶亭鎮一片稻田中,收割機轟鳴著劈開金色稻浪,吐出秸稈,把飽滿谷粒吞於腹中。往返數趟后,停在田邊,將滿腹金黃一股腦兒傾泄在運糧車上。
“今年風調雨順,早稻豐產,畝產超過1100斤。”90后種糧大戶姚鵬飛笑道。他種了1170多畝雙季稻。
車輛滿載著散發清香的新鮮稻谷來到合作社烘干廠。“一共有6台烘干機組,這幾天24小時運轉,日烘干能力超過100噸。”姚鵬飛介紹說,糧食烘干后,直接在當地存儲和加工。他還專門為大米注冊了“新鄉賢”品牌,市場銷量不錯。
2013年,當時23歲的姚鵬飛返鄉,成為一名“新農人”。“最開始,隻有50多畝水稻。如今,合作社有5個育秧大棚,總面積1.1萬平方米﹔有各類農業機械設備近30台。”他說,從“小打小鬧”起步,到現在實現了水稻耕、種、防、收全程機械化作業、“一條龍”發展,並為周邊農戶提供代種、代收、代烘干、代加工等社會化服務,這些年,自己在農村這片廣闊天地,干得風生水起、大展拳腳。
“一台收割機一天最多能收近百畝田。機械化大大提高了‘雙搶’效率。”姚鵬飛說,下半年,他打算新建一條水稻秸稈綜合利用生產線,以秸稈為原料造顆粒燃料,供烘干機使用,節能又環保。
據湖南省農業農村廳提供的農情調度數據,今年全省早稻播種面積1819萬畝,目前已收割超過八成,晚稻播種正加速推進。放眼三湘,顆粒正歸倉!
90后新農人姚鵬飛查看晚稻秧苗長勢。人民網記者 劉賓攝 |
良田沃野。人民網記者 劉賓攝 |
收割機在稻田穿梭。人民網記者 劉賓攝 |
收割早稻。人民網記者 劉賓攝 |
![]() |
育秧大棚裡的晚稻秧苗。人民網記者 劉賓攝 |
(責編:黃卓、羅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