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進出口總值2624.8億元!湖南外貿形勢持續回穩向好

人民網長沙7月22日電 (記者林洛頫)2025年上半年,湖南省進出口總值2624.8億元,其中出口1603億元,進口1021.8億元,進出口總值排名全國第18位,中部第4位……今天,長沙海關對外發布2025年上半年湖南省進出口情況。
“今年來,面對嚴峻復雜的國際經濟形勢,湖南外貿頂壓前行,有效應對外部沖擊,持續用力打造內陸地區改革開放高地。”長沙海關黨委委員、副關長徐曉捷表示,上半年湖南外貿呈現出形勢企穩向好、貿易伙伴持續多元、出口結構向優向新的特點。
結構優化釋放新動能、貿易伙伴持續多元
2025年6月份單月,湖南省進出口511.8億元,增長14.5%。其中出口318.6億元、增長14.3%,進口193.2億元、增長14.9%。上半年,長沙、岳陽、懷化、常德、益陽、湘西6個市州實現正增長,其中長沙進出口1367.6億元,佔全省的52.1%,居全國省會城市(含直轄市)第13位、中部第4位。
上半年,湖南出口結構進一步向優向新。全省機電產品出口896.1億元,佔比提升至55.9%﹔高技術產品出口同比增長23.8%﹔以重型機械、軌道交通、航天航空為代表的高端裝備出口增長31.2%。
以“新三樣”為代表的綠色低碳產品表現尤為亮眼。上半年,湖南省出口電動汽車、鋰電池等新興產品88.4億元,增長68.8%。其中,電動汽車出口54.9億元,同比增長高達53.7%。這反映出全省綠色低碳產業持續向好,也標志著湖南制造正加速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躍升。
工程機械、鋼材、煙花爆竹、打火機等傳統優勢產品出口達170.7、103.8、24.6、11.7億元,分別增長2.7%、25.3%、26.5%、32.4%,為外貿穩增長貢獻了“基本盤”。
面對傳統市場波動帶來的不確定性,湖南持續推動外貿市場多元化布局。上半年,湖南對東盟進出口498.2億元,增長16.3%,東盟穩居湖南第一大貿易伙伴﹔對非洲進出口289.9億元,增長7.6%,繼續穩居中西部首位。
第四屆中非經貿博覽會帶動作用顯著,6月當月湖南對非洲進出口同比激增68.2%。與此同時,上半年湖南對中東國家進出口181.2億元,增長11%,中東成為繼東盟、非洲、歐盟之后的重要增長極。得益於中美日內瓦、倫敦談判取得積極進展,6月份對美進出口同比降幅明顯收窄,環比增長41.6%。
一體化改革落地見效、通關改革提速增效
加快內外貿一體化發展,是當前我國推進貿易強國建設的重要方向。長沙海關通過指導湖南外貿企業以變應變,調優結構,推動拓展多元化市場。長沙海關數據顯示,上半年全省加工貿易及保稅領域內銷貨值12.06億元,同比增長明顯。
湘潭綜保區內的湖南桑尼森迪玩具制造有限公司,由傳統“兩頭在外”的加工貿易企業成功轉型。今年借助電影《哪吒2》的熱播效應,該公司推出的哪吒手辦在國內市場供不應求。海關為其簡化出口轉內銷手續、設立一般納稅人電子賬冊,助其順利打開國內市場,上半年內銷額激增近3倍,進出口總額亦增長14%。
便利化改革持續提升跨境通關效率,是推動湖南高質量外貿的重要支撐。今年初,長沙海關出台28項穩外貿政策措施,涵蓋物流通道、出口檢驗、企業服務等關鍵環節。
中南集拼中心推行“鐵路前置+一站式查驗+區港聯動”新模式,為每趟中歐班列節省通關時間2-4天、降低物流成本累計超40萬元。上半年湖南“鐵路進出境快速通關”貨物達8479批次,國際班列佔比由5%提升至54%﹔“跨境一鎖”監管貨值7.52億元,同比增長117.3%。
在出口檢驗方面,湖南率先全國實施出口柑橘等6類農食產品“批次檢驗”新機制,實現監管提效與企業降本“雙贏”。果蔬最快7小時可直達港澳,助推湘農產品走向更廣闊市場。在外貿經營主體方面,堅持涉企“無事不擾”理念,“企業自查結果認可”核查模式落地實施,給予企業容錯空間。
原產地紅利不斷擴大、湖南經驗“出圈”全國
原產地規則的應用正成為湖南企業開拓國際市場、降低交易成本的重要抓手。上半年,全省進出口環節共享受原產地關稅減讓9.75億元,增長40.29%。進口方面,長沙海關共為42.75億元來自優惠貿易協定成員方的進口貨物辦理稅款減讓3.8億元
在出口方面,全省辦理原產地証書2.99萬份,貨值167.15億元,增長18.59%、32.59%﹔其中,辦理RCEP原產地証明1759份、貨值10.58億元,增長36.67%、79.08%。原產地証明既是關稅減讓的“紙黃金”,又是湘品出海的“助推器”。
株洲時代華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從韓國進口芳綸纖維,依托中韓自貿協定原產地証書,進口關稅由8%降至0,上半年減免稅款237.1萬元。寧鄉吉唯信金屬粉體有限公司出口球形鋁粉至日本,RCEP原產地証書將關稅從3%降至1.6%,大幅提升了產品的國際競爭力。
湖南自貿改革探索不斷取得新成果。上半年,長沙海關首創的“藥食同源”商品通關模式、“非洲輸華食品准入預評估制度”兩項制度創新成果獲海關總署備案。
其中,湖南首創的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分箱發運”聯動監管模式,已在重慶、南京、鄭州、合肥等城市推廣,推動全國新能源汽車出口加速出海,為湖南外貿貢獻了“全國樣板”的力量。
盡管未來形勢依然存在諸多挑戰,湖南外貿依然具備多元市場基礎、優質產品支撐與強大政策協同優勢。數據顯示,上半年全省新增海關備案企業2034家、增長16.4%,有進出口實績企業6946家,增長8.9%,企業主體更加活躍,發展動能持續積聚。
“展望下半年,湖南外貿穩增長還需要付出艱苦努力。盡管仍面臨外部不確定性,但多元穩定的市場、創新優質的產品、應變求新的外貿主體,讓我們有底氣、有信心、有能力應對各種風險挑戰。”徐曉捷表示,長沙海關將積極發揮海關國內國際雙循環交匯樞紐作用,以更優監管、更高安全、更大便利、更嚴打私推動湖南外貿穩量提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