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湖湘故事的幸福密碼
——“追夢中華·幸福湖南”海外華文媒體湖南採訪行

從安化茶香的氤氳到懷化陸港的發展氣象,從芷江受降地的歷史回響到清溪村的文學振興實踐......近日,由中國僑聯指導、湖南省僑聯主辦的“追夢中華 幸福湖南”2025海外華文媒體湖南採訪行在長沙啟動。來自美國、意大利、日本、韓國、印尼、馬來西亞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6名海外華文媒體採訪團走進益陽、懷化,開啟了一場探尋中華文化、見証時代發展的旅程。
非遺活力滋養文化自信
走進安化,雲台山雲海翻涌,茶馬古道馬蹄聲聲。
黑茶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其制作技藝不僅是一種工藝,更是一部活態的茶文化史書。從“世界茶王”安化千兩茶到“腹有金花”的茯磚茶,安化黑茶既蘊藏著穿越百年風雨的匠心技藝,也成為向世界講述中國生活方式與文化哲學的生動載體。在安化黑茶文化藝術館、安化第一茶廠以及中國黑茶博物館,採訪團在悠悠茶香間進一步了解安化的名片。
“百家姓”千兩餅。諶與為攝
200公裡外的懷化五溪非遺園則宛如一座活態的民族文化基因庫。
侗族織錦與傳統弓弩的互動游戲引領游客走近民族技藝﹔神秘古朴的儺戲面具折射出先民對世界的認知與敬畏﹔在侗族合攏宴的“掃碼點餐”和全息動畫呈現中,採訪團成員驚嘆於非遺技藝的同時,更感受到文化傳播方式創新的魅力與匠心。
當採訪團成員在鼓聲中模擬起劃龍舟,五溪大地千年的文化律動觸手可及。歐洲新僑網主編王偉君說:“比起單一的圖文展板,這樣的互動設計能讓人更好地沉浸式體驗非遺魅力!”
採訪團在非遺園體驗龍舟魅力。魏炯才攝
僑心相連輝映家國情懷
在益陽國基實驗學校與張國基紀念館,張國基先生獻身革命、師澤海外、報答鄉梓的傳奇一生深深打動了採訪團成員。採訪團還通過歷史照片、手稿和實物,了解了印尼《鹿見寰宇》。
在懷化芷江,這座因勝利與和平而名垂青史的小城,承載著中華民族的共同記憶。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受降紀念館與飛虎隊紀念館講述了抗日戰爭勝利的歷史情境與重大意義,以及跨越國界的生死情誼。這些以“我們的身體、飛機和炸彈,當與敵人兵艦陣地同歸於盡”為訓的青年人以熱血守衛祖國的長空,深深打動著在場的觀眾。
亞太通訊社副社長陳紅玲在展板前久久駐足:“在危難的時候,中華民族的英雄兒女緊緊團結在了一起。這段歷史超越了國界,是人類共同追求正義與和平的見証。”
中國空軍筧橋中央航空學校校訓展板。諶與為攝
產業興湘繪就發展圖景
走進山鄉巨變第一村——益陽清溪村,周立波故居與其經典著作《山鄉巨變》所描繪的場景形成跨越時空的對話。
這裡深挖文學富礦,不僅有研學基地、作家書屋群落,還有農耕文化體驗區,將文化軟實力轉化為發展硬支撐,讓村民的腰包鼓了起來、精神富了起來,書寫了新時代的“山鄉巨變”。
安化則將一片茶葉、一株藥草做成了富民強縣的金字招牌。從林下仿野生種植到精深加工成高附加值產品,被譽為“南方人參”的黃精在這裡煥發新生,黃精產業成為生態富民的又一典范。由此,茶香與藥香交織,譜寫出產業發展、民生幸福的動人樂章。
此外懷化國際陸港的建設也呈現出面向世界的蓬勃氣象。產業園吸引八方來客,中老班列、中越班列由此鳴笛啟程,配套設施不斷完善……懷化正依托國家戰略,奮力打造西部陸海新通道關鍵節點和對接RCEP的重要門戶,採訪團在展廳中感受著懷化“服務全國、對接東盟、商通天下”的強勁脈動。
在國際箱包皮具產業展示廳,小箱包闖出的大市場,也成為湖南融入全球產業鏈、價值鏈的生動縮影。媒體朋友們還紛紛購入這份“既有顏值,又有品質”的懷化伴手禮帶回家。
國際箱包皮具產業展示廳,採訪團成員選購行李箱。諶與為攝
“作為海外媒體,我們將根據所在國的特點,進行多手段立體化的傳播,讓世界看到真實的、幸福的湖南!”加拿大搜羅傳媒副總經理唐明濤說。
短短數日的發現之旅,讓海外華文媒體採訪團觸摸到中華文化與民族精神在湖湘大地上跳動的強勁脈搏,見証了湖南在新時代征程上奮勇爭先的蓬勃姿態。
當安化的茶香飄向四海,當芷江的和平之聲傳遍八方,當懷化陸港聯通世界,當清溪村的文學之光照亮夢想——一個文化自信、發展強勁、幸福可感的湖南,正以其獨特的魅力,召喚著海內外中華兒女共書發展新篇。(諶與為)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