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冷水灘:以監督“力度”守護民生“溫度”

“前不久村干部到我家來核對信息,沒想到給我補發了3年的生態公益林補貼,一共476元!”近日,湖南省永州市冷水灘區仁灣街道東沖村的楊大伯,望著遲來的補貼,喜悅之情溢於言表。這筆看似不多的補貼,不僅是對群眾切身利益的維護,更是區委巡察組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的生動寫照。
2025年4月,九屆區委第八輪巡察區委第一巡察組在對仁灣街道部分村、社區黨組織開展常規巡察時,通過細致查閱資料、精准進行數據比對,發現2021至2023年間,因姓名不符、身份証號碼不匹配、賬戶錯誤等因素,導致街道累計有564戶村民的生態公益林補貼發放“卡了殼”,涉及資金7.89萬余元。其中,楊大伯因名字錄入錯誤,連續三年發放失敗,且首次發放失敗后,相關部門沒有進行跟蹤核實,致使問題長期擱置,嚴重損害了群眾利益。
巡察組立即將此問題作為立行立改事項交辦給仁灣街道黨工委,並第一時間約談了街道相關負責人,明確要求限期整改。街道黨工委迅速響應,成立了專項工作組,挨家挨戶核實核准信息﹔同時加強與區林業局、區財政局等相關職能部門的對接,簡化重報流程,加快資金撥付速度。區紀委監委加強巡察整改的監督力度,僅用21天,前期打款失敗的補貼順利發放到了村民手中。
為確保從“解決一個問題”拓展到“解決一類問題”,進一步提升補貼發放的規范性和精准性。區委巡察辦以此為切入點,督促區林業局在全區范圍內開展專項排查,筑牢補貼發放“防火牆”,確保老百姓的補貼“顆粒歸倉”。區林業局黨組高度重視,認真梳理2021至2023年補貼發放失敗情況,建立“問題台賬”,目前已篩查2700余條異常數據進行全面整改。為進一步規范補貼發放,區林業局加強工作人員教育培訓,建立與鄉鎮街道的協調溝通機制,對補貼發放情況進行動態監測,從源頭上杜絕類似問題再次發生。
“巡察不僅把錢要回來了,更把干部的作風提上來了!”楊大伯的這句話,如同一面鏡子,映照出了廣大群眾的心聲。據悉,九屆區委第八輪巡察共交辦立行立改問題177件,推動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94個,清退違規違紀資金81萬余元,推動補發生態公益林補貼、“雨露計劃”補助款等12萬余元。
民之所盼,行之所向。“我們將持續聚焦群眾身邊事,以巡察監督‘力度’守護民生‘溫度’,以釘釘子精神抓好問題整改,以實實在在的數據,讓群眾感受到滿滿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區紀委監委主要負責人表示。(王少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