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科技興農示范樣板 湘東黑山羊養殖技術“走出國門”

![]() |
專家團隊現場指導黑山羊養殖。單位供圖 |
近日,湖南省農科院畜牧獸醫研究所江為民團隊到瀏陽市瀏安農業科技綜合開發有限公司開展技術服務,就黑山羊秋季飼養管理、飼料科學配制、實驗用羊節本減排清潔養殖的關鍵環節技術進行交流和指導。
湘東黑山羊是我國南方重要的地方山羊品種,以其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營養價值高而深受消費者青睞。2004年,該品種被納入農業農村部種質資源保護名單,2018年獲得國家地理標志產品登記,2024年獲得地理標志証明商標。
近年來,針對湘東黑山羊品種資源退化、生長速度緩慢、良繁體系不健全等難題,湖南省農科院畜牧獸醫研究所江為民研究員團隊開展了《湘東黑山羊種質資源保護與開發利用》研究,制定了《湘東黑山羊繁育技術規程》等10余項地方標准技術,開發了《一種多層畜禽養殖場舍》等專利成果。團隊創新構建了“3+1+1”科技服務模式,即省級科研單位牽頭新技術研發與示范、縣級畜牧部門跟蹤產業指導、鄉鎮農業服務機構提供基礎保障,科技特派員和龍頭企業協同推進,實現科技成果高效轉化。
在專家團隊的指導下,示范基地成功應用高頻快繁技術、早期斷奶技術以及現代舍飼育肥綠色養殖技術,使母羊配種間隔縮短28-30天,繁殖率提高20%,羔羊斷奶成活率提升15.5%,育肥羊出欄平均增重3.6公斤,每隻羊增收200多元。此外,多棟2-6層現代樓房養羊技術的示范推廣,不僅節約了用地,還實現了羊糞集中收集處理和資源化利用,推動了環境友好型養殖模式的發展。這些成果帶動了400余戶農戶投身黑山羊養殖,為當地農民增收致富提供了新途徑。
示范基地的先進技術和顯著成效吸引了國際關注,馬達加斯加、薩摩亞等國組團前來參觀、學習和交流,推動湘東黑山羊養殖技術“走出國門”。
此外,該院還編著了《湖南草食動物標准化研究》《牛羊兔健康養殖技術問答》等書籍,並不定期組織專家開展主題培訓和網絡直播,為地方品種山羊資源的保護與開發利用、產業的可持續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湖南省農科院畜牧獸醫研究所副所長江為民表示,未來將依托全省大科院改革的政策優勢和岳麓山實驗室平台資源,在中國工程院院士、省農科院柏連陽書記的帶領下,繼續深化科技服務機制,為全省畜禽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科技支撐,為美麗幸福新湖南建設做出新的貢獻。(羅惟)
![]() |
馬達加斯加國家農業部代表團參觀示范基地。單位供圖 |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