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湖南頻道>> 市州縣域

張家界永定區:科技創新賦能高質量發展

2025年08月15日15:03 | 來源:人民網-湖南頻道
小字號

旅游新場景不斷涌現,產業關鍵技術攻關迎來新突破,創新主體培育激發更多內生動力……科技創新正為張家界永定區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動能。

近年來,永定區聚焦“科技+旅游”融合、莓茶產業科技創新、創新主體培育發力,創新勢能不斷激活。尤其今年以來,永定區以全力實施科技創新賦能攻堅為抓手,向新發力、向智而行,科技創新工作再上新台階。

聚焦“科技+旅游”融合 景區景點更有看頭

夜幕降臨,天門山景區的山體被智能光影點亮,999級登山台階變身“彩虹天梯”,巍峨壯觀的天門洞在光影中也更顯神秘,吸引了大量中外游客游覽觀光。

“燈光秀與自然奇觀融合帶來的視覺體驗非常震撼,我想會成為此次張家界之旅中獨特又難忘的記憶。”重慶游客周女士一邊在晚風的吹拂中感受科技光影帶來的震撼視覺效果,一邊不時按下相機快門。

在不遠處的七十二奇樓,獨特的土家族建筑奇觀與全息投影、互動燈光秀等現代光影科技的完美結合,打造出了極具沉浸感的夜間文化體驗場景,為游客提供了傳統與現代交織的全新文旅樣本,引領了沉浸式文化夜游的新風潮,同樣吸引大量游客觀光,也因此榮膺了“2025攜程全球旅游創新貢獻獎”。

當景區與數字技術碰撞,旅游產品實現了轉型升級,游客體驗從“走馬觀花”躍升至“深度沉浸”,科技為永定旅游產業發展注入了全新活力,正成為推動永定區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

同時,永定區還積極推進區級智慧文旅平台建設,整合區內景區、食宿、交通等資源,通過大數據、AI等技術,實時動態監測景區內外人流、車流及酒店入住率等信息,推動旅游管理智慧化升級。

聚焦莓茶產業科技創新 產量質量不斷提高

隨著天氣放晴,近日,在永定區三家館鄉的土家貢有機莓茶產業園,茶農正搶抓晴好天氣採摘莓茶。

走進茶園,可見土壤墒情全自動監測系統、小氣候觀測站、水肥一體化系統一應俱全。該基地負責人表示:“隨著越來越多農業科技的應用,茶園的管理越來越科學,茶葉的產量和質量不斷提高。”

據了解,永定區是張家界莓茶主產區,是“中國莓茶之鄉”,近年來,永定區委、區人民政府堅持創新驅動,加快莓茶產業科技創新,全力推動莓茶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莓茶病虫害種類鑒定及綠色防控技術研究、莓茶綠色標准化種植技術示范推廣、莓茶清潔化、智能化加工新技術示范推廣,以科技賦能莓茶產業高質量發展。

今年3月,張家界莓茶種質資源選育關鍵共性技術攻關迎來新突破,張家界莓茶發展服務中心從張家界莓茶種質資源圃篩選了27份優質莓茶種質資源,其中中莓1號、中莓2號、福安家大葉等多個株系表現優異,已經多次採樣進行生化分析和審評,同時,申報了中莓1號新品種權保護。

同時,永定區還著力推動莓茶產品多元化,支持和引導莓茶企業與省內外科研院校開展合作研發,研發出凍干莓茶、莓茶新式茶飲、莓茶食品等特色鮮明、附加值高、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莓茶產品,不斷提高莓茶資源的利用率和附加值,莓茶產業的發展動能更加強勁。

聚焦創新主體培育 內生動力更加充足

永定區全力實施“科技型企業梯度培育計劃”,近兩年,新增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8家、科技型中小企業150家,新增規模工業企業15家,新培育省級“專精特新”企業12家,新增國家級、省級龍頭企業5家,科技型龍頭企業達28家。

同時,永定區不斷深化、拓展、完善科技專家服務團建設,豐富科技特派員制度內涵,選派112名專家對接企業、合作社及農戶,實現全區規模工業企業及194個村居科技人才全覆蓋,服務全區143家企業、87個經合組織,助力企業提升科技創新能力,激發內生動力。據永定區科工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兩年,永定區推廣農業新技術166項,引進新品種148個,建設創業鏈8個,助力特色農產品附加值提升25%。”

“下一步,我們將持續圍繞科技創新賦能標志性工程建設、文化產業創新工程、高水平技術攻關、產業高質量發展、區域協調發展發力,推動全區科技實力穩步提升、創新動力持續增強,以科技創新賦能高質量發展。”永定區科工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解雯惠 宋登斌)

(責編:黃卓、羅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