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湖南頻道>> 市州縣域

湖南江華:打造縣域全綠電運行新型電力系統示范樣板

2025年08月15日17:11 | 來源:人民網-湖南頻道
小字號

在“雙碳”目標引領下,能源轉型浪潮奔涌不息。作為湖南省首個縣域全綠電運行示范區,湖南永州江華瑤族自治縣以“風光水儲”多能協同為筆,繪就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的創新畫卷。湖南永州供電公司聚焦“先行先試、技術攻關、一體運行”三大路徑,探索出一條可復制、可推廣的綠色轉型之路,為縣域新型電力系統建設貢獻“湖南方案”。

先行先試:政企協同破題綠色發展

江華示范區的誕生,是時代使命與資源稟賦的雙重選擇。這裡風電、光伏利用小時數排湖南省前列,清潔能源裝機佔比達100%,是天然的“綠電試驗田”。2023年,國網湖南電力將江華列為新型電力系統專項示范區,一場以“全年全綠電運行”為目標的創新實踐就此展開。

機制創新筑牢根基。面對新能源送出受限、農村電網薄弱等難題,國網永州供電公司構建“政府主導、電網主體、各方參與”的共建模式。市縣兩級政府設立新能源專班,推動示范區建設納入永州市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和改革試點、永州市2024年“十項重點改革”任務﹔2024年4月,江華縣政府與國網永州供電公司簽訂新型電力系統建設合作協議,建立定期協商、日常聯絡、溝通協調等機制,加速項目落地。

精准調控保障運行。建立省市縣三級協同調度工作機制,成立全綠電運行工作專班,永州供電公司印發《全綠電調度運行實施方案》,創新“常規+水電優化+儲能調節+水儲混合”四種負荷調用模式,實現綠電運行從年度規劃到日內調整的全流程管控。依托高精度氣象數據,示范區新能源發電預測准確率達94%,負荷預測精度超95%﹔通過涔天河水電站與儲能電站負荷靈活調配、綠電運行方式監控調整等方式,2024年,江華示范區克服三輪冰災極端天氣,綠電運行時長佔比達97%,其中4-6月連續實現100%全綠電供應。“三級協同調度機制讓源網荷儲資源‘握指成拳’,綠電供應既穩又優。”國網永州供電公司總經理羅志平介紹。

多方共建激活生態。吸引華能新能源、三峽新能源等多家企業參與示范區匯集站、輸電線路動態增容示范等項目建設,形成“利益共享、合作共贏”格局。大石橋風電220千伏匯集站由電網與新能源企業聯合投資,探索“打捆並網”新模式﹔米桶窩等三家小水電站聯合省電科院開展機組供電效能改造,提升發電效率﹔協合新能源江華白芒營風電場聯合省經研院開展風機改造,推進山地風電主動支撐技術示范。政企聯動下,示范區14項重點工程已投產11項,其中,用戶投資項目佔5項。

技術攻關:破解高比例新能源消納難題

新型電力系統建設,技術突破是關鍵。江華示范區以問題為導向,在配網升級、儲能融合、智能調控等領域開展攻堅,多項技術成果填補行業空白。

配網升級筑牢安全網。針對分布式光伏“大進大出”導致的潮流紊亂問題,2024年12月,國內首套配電網智能縱聯保護系統在江華35千伏大路鋪變大橋線投運,實現故障百米級定位和百毫秒內故障切除隔離及1秒內自愈復電,供電可靠性持續提升。10千伏瑤山線老縣支線建成全省首個支線級抗災智能微電網,依托分布式光伏及構網型儲能配置,可實現為民生負荷提供最長24小時的應急供電,被村民稱為“超級充電寶”。

儲能技術平滑波動。江華布局電化學儲能電站3座(總裝機容量22萬千瓦/44萬千瓦時),佔全省儲能裝機近10%,灣水源140萬千瓦抽水蓄能電站加速推進。2024年12月寒潮期間,儲能系統快速響應,消納新能源波動電量超617萬千瓦時。“儲能像‘穩定器’,彌補了風光發電的間歇性。”永州供電公司副總工程師龍愛國表示。

智能調控釋放潛力。2024年,全省首次低壓光伏群調群控演練在江華開展,成功對1942戶低壓分布式光伏(裝機容量5.86萬千瓦)實現群調群控,最大調控分布式光伏出力達1.77萬千瓦。通過動態增容技術,110千伏濂界海線路輸送持續提升。“技術革新讓‘源隨荷動’轉向‘源荷互動’。”國網湖南經研院專家秦曠評價。

一體運行:源網荷儲協同賦能綠色經濟

通過源網荷儲多能互補與協同調控,江華示范區實現綠電“發得穩、送得出、用得暢”,生態效益與示范效益雙贏。

能源結構全域綠化。2024年,江華風電、光伏、水電“三駕齊驅”,清潔能源裝機達136萬千瓦,清潔能源裝機佔比達100%。濤圩鎮大石橋風電場預計年發電量超4億千瓦時﹔船嶺腳村128千瓦屋頂光伏為村集體增收5萬元/年﹔2024年6月,總投資8億元的復合光伏項目開工,規劃容量190MWp,將實現電量全額上網。“綠電不僅點亮生活,更鼓了百姓腰包。”河路口鎮船嶺腳村支書謝重鳳感慨。

電網架構強韌互聯。“十四五”期間,江華電網投資4.1億元,建成“南北雙向支撐”骨干網架,變電站實現“一鄉鎮一覆蓋”,10千伏線路互聯率、配自覆蓋率全省領先,2024年全社會用電量突破10.1億千瓦時,最大負荷達20萬千瓦。

生態與示范效應雙效凸顯。通過採用新設備、新材料、新工藝,不僅提高了輸電容量,還降低了能耗和排放,新型電力系統建設機制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省級以上媒體多次報道,省市級領導高度評價,江華“全綠電”名片越來越亮。“江華以實際行動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兩山’理念。”江華縣委書記段建貴評價。

逐綠前行,未有窮期。2025年,江華示范區將實現全年全綠電運行示范,14項重點工程中的13項將全面收官,為縣域全年新型電力系統建設提供更豐富的實踐樣本。在這場能源革命中,國網永州供電公司以“先行者”的姿態,正書寫著“雙碳”目標的湖南答卷。(李淇瑾)

(責編:黃卓、羅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