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湖之南 | 看完《南京照相館》 再來看看今天首次公布的抗戰老照片

大湖之南 | 看完《南京照相館》 再來看看今天首次公布的這批抗戰老照片
人民日報客戶端湖南頻道 孫超
中國人民抗戰勝利受降紀念館首次公布一批抗戰歷史照片 圖片來源:中國人民抗戰勝利受降紀念館
8月15日,位於湖南芷江的中國人民抗戰勝利受降紀念館首次公布61張抗戰歷史照片。這些照片大多攝於1945年湘西會戰及芷江受降期間,主要內容包括芷江民眾支援抗戰、中美兩國並肩作戰、芷江受降典禮等。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受降紀念館館長吳建宏介紹,這些珍貴影像是芷江籍旅美畫家錢德湘與夫人譚明利跨越太平洋兩岸,在海量檔案資料中不懈搜尋的成果。
“看到61張湘西會戰、芷江受降歷史照片公布,我們很欣慰,我們為留存歷史記憶盡了一份力。”譚明利說,她和先生從花甲到古稀,一直在海內外義務尋找抗戰影像資料。2014年,錢德湘、譚明利夫婦就曾在美國國家檔案館找到芷江受降的原始視頻並送回國內。如今,兩位老人說,他們又“完成了一個使命”。
17張湘西會戰照片中,既有機槍手在戰壕裡對敵射擊場景,也有牽馬持槍、神態自若的中國騎兵,更有硝煙彌漫的戰場、燃燒的汽車與受傷的士兵……
投入芷江保衛戰的中國騎兵
在24張中美盟軍協同作戰的照片裡,中美軍民攜手維修機械裝備,肩扛手抬支前物資。戰斗機前,中美飛行員留下合影﹔臨時救護所裡,醫護人員合力救治傷員。
中美飛虎隊員在芷江機場
投入芷江保衛戰的中國軍隊
在12張反映芷江民眾支援湘西會戰的照片中,有一個畫面令人動容:1945年5月6日,戰斗前線,一名頭戴斗笠的男子正用僅存的一隻手臂推著滿載彈藥的獨輪車。
1945年5月6日,湘西會戰前線,一名男子正用僅存的一隻手臂推著滿載彈藥的獨輪車
8張芷江受降儀式照片,則記錄了1945年8月21日受降典禮的重要時刻,包括日軍投降代表抵達、簽署投降文件等關鍵場景。
“日本降使眉眼低垂,生動呈現了一個戰敗者的心理狀態。”吳建宏說,此次公布的受降照片與館藏影像資料互為補充,特別是多張近距離特寫畫面,為研究者和觀眾提供了更為豐富的歷史細節。
1945年8月21日,芷江受降典禮現場,日本降使今井武夫眼帘低垂
一名中國兒童對著運送日本投降代表的飛機做出鬼臉
吳建宏介紹,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8月21日,日本投降代表今井武夫一行飛抵芷江乞降,交出侵華日軍兵力部署圖,接受載有命令侵華日軍投降詳細規定的備忘錄。芷江受降為之后1945年9月9日南京受降儀式做了一系列必要的准備。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