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第三期“地質少年”成長營結營

探索大地密碼,綻放少年光芒。近日,湖南省地質院關工委、婦聯、院屬省工礦所黨委聯合長沙市雨花區圭塘街道和潤社區黨總支,在圭塘街道和潤社區區域化黨建互聯共建基地舉行第三期“地質少年”暑期成長營結營儀式。
此次成長營為期一個月,吸引了80名職工子弟參與,設大、中、小三個年級班次,課程涵蓋課業輔導、防火防溺安全演練、地質科普講座及丹霞湖、山河樂飛等社會實踐。
結營儀式上,“地質少年成長營”基地揭牌,“地質少年”們得到實踐証書﹔小班“地質少年”通過《草》《靜夜思》古詩朗誦展現人文底蘊,稚嫩童聲詮釋著對自然的敬畏﹔家長與孩子們共同演繹的《礦脈青山共詩篇——爭創“七個一流”地質生態協奏曲》,深情謳歌了兩代地質人的使命傳承﹔全體“地質少年”合唱的《勘探隊之歌》則彰顯了新時代少年傳承地質精神的昂揚風貌,贏得了全場陣陣掌聲。
“地質科普課讓我明白了地球的脈動,我要像勘探隊員一樣守護家園。”地質少年代表宋子沫上台發言,分享了自己在暑期成長營實踐中的收獲。
家長殷雪龍說:“成長營解決了我們雙職工家庭的‘看護難’問題,孩子不僅學到了知識,更養成了獨立和堅韌的品質。”
大手牽小手,共筑地質夢。據了解,雨花區圭塘街道和潤社區區域化黨建互聯共建基地以20余家共建單位聯動為引擎,將省地質院展廳等資源轉化為青少年科普陣地,50余個民生項目落地印証黨建賦能實效,標志著區域化黨建推動科學與紅色基因雙傳承的創新,形成多方共研共建模式。
湖南省地質院關工委成立以來,“五老”們余熱生輝、主動作為,構建了多元協同體系。依托“關工委+社區+群團”三維協同機制,為職工子女構建起立體化關愛網絡,有效解決職工家庭假期看護難題。下一步,還將發揮“五老”作用,組建“銀齡導師團”,深化“地質+”融合,推動科普進校園,讓更多青少年感受科學魅力﹔借力短視頻平台,開設“勘探者口述史”雲課堂,凝聚社會力量為青少年打造健康成長的“生態圈”。(姚麗 劉宇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