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湖南頻道 >> 金融

益陽農商銀行:金融澆灌“農機夢”,雙搶田間繪“豐景”

2025年08月22日17:03 | 來源:人民網-湖南頻道
小字號

豐收之季,在益陽市張家塞鄉的數畝高標准農田上,數台先進收割機在金燦燦的稻浪中高效穿梭作業。

收割機所到之處,稻穗瞬間被卷入機器,隨即切割、脫粒。同時,粉碎的秸稈被均勻撒入稻田,化作養分。在另一邊早已收完的稻田裡,改良后的高速插秧機“奔行”在田間,通過智能系統動態識別間距和深度,精准栽下秧苗。

“以前搞‘雙搶’,趕時間、效率低,忙起來飯都顧不上吃。現在一台機器一天就能收30畝左右,人輕鬆多了!”田間一位村民指著忙碌的收割機感慨道。

這份“輕鬆”背后,是高標准農田建設和智慧農機的強力支撐。早在前兩年,張家塞鄉就按“田成塊、旱能灌、機能耕”的標准,如火如荼地推進高標准農田建設。項目完成后,村民王叔敏銳地捕捉到其中的商機,立刻前往山東一家智慧農業企業“取經”。在該企業樣機區,無人駕駛的大馬力拖拉機、一小時能收割20畝的先進收割機等智能設備讓他大開眼界,躊躇滿志的王叔決心引入這些“利器”,服務家鄉農業。

然而,高昂的設備投入讓王叔一時犯了難。這時,益陽農商銀行張家塞支行了解到王叔的金融需求,為讓王叔不錯過“雙搶”時節,該行迅速啟動“綠色信貸通道”,組織人員實地走訪調查王叔的資信狀況和項目前景,高效辦理貸款手續,很快便將40萬元信貸資金發放到王叔手中。

資金難題解決后,王叔著手引進先進農機,並深入了解本地種植習慣和田間環境,積極對接農機生產企業,共同對引進設備進行本土化適應性改良,有效解決了南北種植環境差異導致的“水土不服”問題。同時,他還回收老舊農機,並積極拓展線上營銷渠道,服務范圍不斷擴大。如今,王叔的事業蒸蒸日上,不僅自身增收致富,而且有效提升當地農業生產效率。

在“支農支小”的道路上,益陽農商銀行通過創新產品、優化服務,引“金融活水”精准灌溉,著力推進當地農業產業現代化,有效促進農業增產、農民增收,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注入強勁的金融動能。(朱慧巍)

(責編:黃卓、羅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