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銀行長沙分行:創新賦能激活實體經濟新圖景

長江之畔,醫藥企業的生產線晝夜轟鳴﹔醴陵陶城,千年窯火映紅國際陶瓷文化街區的青磚黛瓦。在北京銀行長沙分行的金融賦能下,兩大湖南特色產業——先進制造業與文旅融合產業正煥發出新的生機。
專精特新企業的“及時雨”
“這筆貸款就像一場及時雨,讓我們在技術升級的關鍵期穩住了陣腳。”站在長江沿岸的生產基地前,湖南某醫藥企業負責人感慨萬千。該企業承接了多個項目訂單,卻因他行貸款審批停滯陷入資金困境。
北京銀行長沙分行敏銳捕捉到企業需求,主動上門推薦拳頭產品“領航e貸”。不同於傳統信貸模式,該產品依托大數據分析企業專精特新屬性、工商、征信等核心數據,通過手機端即可完成額度測算。“從提交申請到1000萬元提款成功,隻用了不到5天。”企業負責人展示著手機上的記錄。
時隔不久,該分行了解到企業負責人建設的新廠雖已基本完工,但因前期建設耗資巨大,亟需一筆流動資金用於採購原材料,保障新廠試生產穩定。
有了首次合作1000萬元領航e貸的良好開端,該分行在多次調研、充分掌握企業經營與風險情況后,由行領導帶隊主動上門,量身定制服務方案。“從接觸至今2年了,我們非常認可北京銀行的服務,有需求時,服務團隊總是能隨叫隨到、快速響應。”在分行行領導下戶走訪企業中,企業負責人感慨道,“新方案非常務實、專業、接地氣”。憑借高效執行力,北京銀行長沙分行為該企業提供了1.6億元的組合金融服務方案,有效緩解企業短期還款壓力,保障日常經營周轉所需。
據了解,北京銀行長沙分行持續深化打造湖南地區“專精特新第一行”,成立專門服務專精特新企業的企業之家,聚焦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等重點領域,著力提升專精特新企業服務覆蓋率。以融合共通為目標,該行構建支持湖南省新興產業鏈的“生態圈”、龍頭企業的“朋友圈”、服務新質生產力的“賦能圈”等共贏生態,成為服務專精特新的軟實力。
同時,該行與湖南省擔保集團建立戰略合作,推出“批量擔保+快速審批”機制,針對專精特新企業輕資產、高成長性特點,通過風險共擔降低融資門檻,實現“一企一策”精准支持。截至7月末,北京銀行長沙分行對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服務覆蓋率超50%。
文旅產業的“復興密碼”
醴陵淥江岸邊,湖南某陶瓷文化街區的仿古建筑群在暮色中流光溢彩。這座承載著釉下五彩瓷千年技藝的文化地標,背后是北京銀行長沙分行2.35億元的金融支持。“我們採用銀團貸款模式,將信貸資金集中投向文物活化項目。”該分行相關負責人介紹,這種創新模式既緩解了單一銀行的信貸壓力,又引入專業機構優化風險管理。
該項目通過“陶瓷工業旅游+非遺傳承”的復合模式,成功獲評“非遺街區省級示范點”,並舉辦國際陶藝創作營,吸引眾多高校30名青年藝術工作者入駐。“我們未來還將開發陶瓷研學、沉浸式體驗等新業態。”該集團負責人表示,金融活水不僅激活了文化基因,更培育出可持續發展的產業生態。
據了解,北京銀行長沙分行不斷創新深化“金融+文化”融合實踐,牽手湖南省文旅廳發布共創文件,聚力打造“文化領軍貸”等特色文化金融品牌,從文化產品供給與需求兩端發力,助力文化產業升級,搭建起政銀合作“高速路”,以精准金融服務持續為湖南文化產業量質齊增注入動能。同時,該分行在湖南文旅產業中始終保持服務實體初心,在第三屆湖南旅游發展大會上重磅發布“消”湘貸綜合金融服務方案,結合“文旅e貸”等多種文化旅游專屬金融產品,支持湖南省文旅產業發展。截至7月末,該行文化金融貸款中,文旅類項目佔比超60%,為踐行“兩山”理念提供了金融范式。
從洞庭湖畔的藥廠車間,到醴陵窯址的陶藝工坊,無論是賦能傳統產業“老樹發新芽”,還是助力新興產業“小苗成大樹”,北京銀行長沙分行都始終與三湘企業同心同行。未來,該行將繼續扎根湖南這片沃土,以更精准的金融服務、更創新的產品體系,深度融入全省經濟轉型升級的浪潮,書寫金融助力湖南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胡藹然 張春甲)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