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首屆中部先進能源材料產業創新發展活動暨長沙市新能源科技項目對接會舉行

8月26日,2025首屆中部先進能源材料產業創新發展活動暨長沙市新能源科技項目對接會在寧鄉舉行。活動以“智匯長沙 能創未來”為主題,邀請了鏈長、校長、盟長、行長、基金董事長等齊聚一堂,共謀長沙先進能源材料產業創新發展未來。長沙市委常委、市委組織部部長、長沙市先進能源材料產業鏈鏈長李鐵華,中南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市先進能源材料產業鏈校長郭學益出席。
活動由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產業鏈推進工作辦公室)、市科學技術局、寧鄉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主辦,由市制造業發展促進中心、省新材料產業協會、長沙新能源創新研究院、市先進能源材料產業鏈推進辦公室共同承辦。
項目落地,繪就產業升級新圖景
項目是產業發展和創新的牛鼻子。現場,10個重點項目簽約,總投資達22.7億元,全部投產后,可實現年產值30.5億元。
當中既有補強傳統新能源市場的項目。如由深圳州輝新能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打造的新能源廢舊鋰電池回收預處理項目,將建設2條廢舊鋰電池回收預處理生產線,年產值約4億元。
也有瞄准未來技術突破方向,創新驅動發展的新技術項目。如湖南諾誠光伏科技有限公司投資的諾誠光伏總部及光伏產品研發生產基地項目,將打造光伏組件、逆變器、充電樁等產線,並開展光伏EPC業務,助力長沙先進能源材料產業征戰海外市場。
“我們聚集了20余名行業頂級研發人才,將持續開展氫能電池電極材料的研發和生產。”
湖南中偉新氫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介紹,通過打造中偉新氫電極研發與量試項目,可實現年產6萬片綠氫電極,項目全面投產后年產值約1億元。
更有產業融合發展項目。如星邦智能的供應商湖南鼎晟智控科技有限公司將投資5億元建設核心結構件及電控系統屬地化配套項目,通過整合星邦智能關鍵結構件供應體系,開發成套智能電控系統。
這些項目的落地,正是長沙以產業鏈招商為核心抓手,精准推進延鏈、強鏈、補鏈的生動實踐——既填補了傳統新能源領域產能與配套空白,又突破了氫能、光伏等前沿技術賽道的產業瓶頸,更強化了龍頭企業與配套企業的協同聯動,將進一步完善長沙先進能源材料產業鏈布局,推動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
本場活動上落地的項目,僅是長沙先進能源材料產業發展的縮影,據統計,該產業上半年累計簽約項目23個,投資總額176.7億元,產業鏈“串珠成鏈”效應持續釋放,延鏈強鏈補鏈成果不斷固化,為產業升級筑牢堅實根基。
多維發力,夯實產業發展底座
新材料產業是戰略性、基礎性產業,也是高新技術競爭的關鍵領域。作為新材料產業的戰略性分支,先進能源材料是長沙打造國際重要先進制造業高地的關鍵賽道。
主題演講環節,十余位專家的演講聚焦固態電池、鈉電、氫能等熱門領域,帶來前沿技術與產業洞察,為產業創新發展提供智力支撐。湘潭大學教授、俄羅斯外籍院士王先友以“固態電池及其發展思考”為題,深入剖析固態電池技術突破路徑與產業化瓶頸,為長沙布局新型儲能賽道提供參考。
活動現場,卓越工程師技術中心揭牌,該中心由中南大學依托長沙新能源創新研究院的場地、設備和人才進行建設,為全方位培養高素質、高水平、交叉復合型卓越工程師人才提供系統化、全流程的條件保障。
“當前,新能源領域已邁入長周期,高成長的黃金時代,成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國內外爭搶的‘戰略要地’,這也為長沙加快創新發展帶來巨大機遇。”郭學益表示,中南被譽為新能源領域的“黃埔軍校”,在鋰/鈉電池、氫能催化材料、固態電池等關鍵領域突破多項核心技術,希望通過今天的活動聚集產業鏈上中下游的智匯,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的瓶頸,共同推動長沙市先進能源材料產業邁向新高地。
本場活動的另一個重頭戲則是長沙新能源創新研究院與寧鄉經開區達成合作,雙方將重點圍繞招商引資、創新創業、中試平台、產業發展、技術攻關、人才培養、綠色低碳等方向展開合作。
“我們將按‘一園多極’戰略發展規劃,承接高校成果轉化,建設N個中試基地,通過產業基金與人才支持,打造科技引領,低碳循環產業園新模式。在湖南建成高附加值綠色可持續發展科技成果聚集區和示范區。”長沙新能源創新研究院副院長宋劍飛表示,自長沙新能源創新研究院成立以來,通過組建高水平創新人才團隊,打造包含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管理經營團隊在內的工作隊伍,提升新能源、新材料、儲能科學與工程等領域的創新能力。
產業創新發展,離不開頂尖人才的賦能,寧鄉經開區還現場聘請了十位國內先進能源材料領域的行業大咖擔任園區先進能源材料產業創新顧問,以高層次人才賦能產業高質量發展,為園區在該領域的創新突破注入強勁動力。
“引導企業加強科技賦能和品牌建設”“推動產業鏈群結合”“積極搭建人才流動、技術交流平台”……與會嘉賓提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將進一步促進產業跨區域資源共享與產業協同發展。
從產業布局到生態構建,先進能源材料產業集群正加速形成“聚鏈成群、抱團發展”的良好態勢,創新能力有效提升,規模效應逐步擴大,內生動力持續增強。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濃厚產業鏈創新發展氛圍,持續推動科技成果轉化,進一步推進智能制造賦能,激活產業創新發展新引擎。”市先進能源材料產業鏈辦公室相關負責人說。
生態賦能,激活產業創新發展新引擎
近年來,長沙先進能源材料產業在“五鏈融合”機制推動下,實現規模與質量雙提升,2025 年上半年,產業鏈營收同比增長16.3%。
隨著行業逐漸回暖,龍頭企業表現亮眼,產業創新能力持續增強,法恩萊特、科霸汽車動力電池、五創循環等3家企業獲評“國家級綠色工廠”,德賽電池測試中心通過CNAS認証,拿下“國字號”實驗室認可証書,中偉新能源更榮登胡潤研究院《2025全球獨角獸榜》,創新驅動成效凸顯。
龍頭企業蓬勃發展的背后,除了企業自身的創新奮進,也離不開長沙不斷培優產業發展生態。
長沙通過舉辦“鏈上長沙 產業興城”系列活動,深入推動產業鏈、創新鏈、人才鏈、資金鏈、供應鏈“五鏈”融合,持續抓好鏈長牽總、校長支撐、行長幫扶、盟長搭台、基金董事長賦能“五長聯動”。隨著“鏈上長沙 產業興城”系列活動在先進能源材料產業鏈率先落地,也為今年該系列活動拉開序幕。
據悉,該系列活動今年還將在綠色智能計算(視頻文創)、新一代半導體、新能源汽車、新型合金(新材料)、工程機械等產業鏈群舉行。“該系列活動針對各產業鏈自身定位和特色需求,有效搭建各產業鏈互聯互通、政企學研互信互利的‘零距離’交流平台,共同推進產業協同創新,加速構建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市制造業發展促進中心有關負責人說。(聶凱 歐陽倩)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