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人民日報看湖南

為強軍興軍輸送高素質兵員(省區市領導話征兵)

2025年08月28日09:33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駐守雪域高原的新疆軍區某合成團官兵面向軍旗庄嚴宣誓。
  丁 勇攝

  推進強軍事業,需要一批又一批有志青年接續奮斗。征兵工作是國防和軍隊建設的源頭工程、基礎工程、戰略工程,建設世界一流軍隊,必須有高素質兵員作支撐。

  2025年下半年征兵工作正有序開展,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政府高度重視,聚焦人才強軍戰略,積極探索實施各項政策措施,有力激發適齡青年聽從祖國召喚、投身綠色軍營的熱切向往。

  如何推動新時代征兵工作高質量發展,為軍營輸送更多高素質兵員?部分省區市征兵工作領導小組負責人介紹了征兵工作情況。

  ——編  者  

  

  聚焦為戰選才  優化兵員供給

  上海市市長、市征兵工作領導小組組長  龔  正

  強軍之道,要在得人。近年來,上海市深入貫徹習近平強軍思想,聚焦新質戰斗力生成,推進落實為軍聚才、為戰選才的重要任務,努力為部隊輸送更多優質兵員。

  夯實優質兵員“供給側”。用好上海豐富的紅色、科教、宣傳、人才等資源,把征兵工作納入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設整體謀劃。全民教育深入培塑,利用上海紅色舊址遺址和紀念設施、紅色文藝精品、紅色主題活動等,助力形成參軍報國無上榮光的氛圍。全域聯動重點儲備,聚焦新質戰斗力生成要素和備戰打仗急需專業,依托院校社團組織、街鎮民兵隊伍開展預征預儲,培育儲備高素質兵員。

  提升征補銜接“精准度”。強化需求牽引,在征兵領域樹牢備戰打仗“指揮棒”。注重精准籌劃,依托大數據中心和行業系統數據信息,緊貼部隊需求,精准賦予各地高校征兵任務。注重精准發動,高校結合招聘會、社團活動“一對一”動員,街鎮組織社區、村居、用人單位逐個上門宣講。注重精准遴選,全面應用智能輔助定兵系統,人機結合,綜合評估,提高人崗匹配度,把合適人員輸送到適合部隊。

  強化征兵工作“支撐力”。圍繞機制發力、政策支撐、服務增能,打通入役、服役、退役優撫鏈路。壓實各方責任,發揮各級征兵工作領導小組功能,促使各方攥指成拳,級級發力抓征兵。創新政策供給,創新預留崗位定向考錄、社工崗位優先招錄、村居“兩委”優先推薦等政策,普惠廣大退役士兵。強化跟蹤服務,協助部隊穩定士兵思想、解決家庭困難,多措並舉促進廣大青年入役順心、服役安心、退役稱心。

  

  打造圓夢工程  落實優待措施

  廣西壯族自治區主席、自治區征兵工作領導小組組長  韋  韜

  近年來,廣西軍地深入貫徹習近平強軍思想,貫徹新時代人才強軍戰略,抓住高校征兵主陣地,幫助大學生圓夢軍營、成才軍營、建功軍營,兵員質量不斷提升。

  激發大學生應征積極性。廣西是南疆重地,也是革命老區,保家衛國氛圍濃厚。用好紅色資源優勢常抓國防教育。組織大學生到區內紅色遺址、國防教育基地等參觀學習,結合學生軍訓、民兵訓練、節慶活動等進行兵役義務教育。用好特色儀式活動強化榮譽教育。舉行大學生入伍歡送和退役復學儀式,由縣(市、區)主要領導頒發入伍通知書、與入伍新兵逐一合影,增強參軍光榮的儀式感和榮譽感。

  做好大學生入伍服務工作。征集大學生入伍,重點在高校。注重興趣吸引。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體能訓練,組織軍事類競技競賽,定期舉辦軍營開放日,營造崇軍尚武濃厚氛圍。加強入伍指引。每年開展“征兵宣傳進校園”“征兵宣傳月”等活動,幫助大學生掌握應征入伍政策。實施專項征集。優化大學生征集辦法,採取專場體檢、“一人一案”政考等,提供專項服務。

  優化大學生參軍優待措施。從入伍到退役,全鏈條設計優待政策。激勵入役。給予部分醫療和應征交通食宿補貼,實施父母免費體檢優待。服務在役。軍地聯合出台增強軍人職業榮譽感20條剛性措施﹔定期組織走訪慰問,常態化開展法律援助、志願服務、困難幫扶等活動。保障退役。公安和消防救援部門、艱苦邊遠縣鄉黨政機關等按一定比例,基層武裝部按60%以上招錄退役軍人。

  

  健全工作機制  打造征兵品牌

  貴州省省長、省征兵工作領導小組組長  李炳軍

  近年來,貴州軍地各級堅決貫徹習近平強軍思想,緊扣部隊備戰打仗需求,推動兵員結構持續優化、質量穩步提升,連續6年在全國征兵“五率”考評中位居前列。

  健全工作機制,進一步提升征兵工作專業化規范化水平。大力推進征兵機構常態化運行,配套建設省市縣三級征兵專用辦公場所,統一制定征兵辦規范化建設標准。圍繞征兵體檢、政治考核、役前教育、審批定兵“四道關口”,制定征兵工作正負面清單,形成覆蓋征兵全過程的制度規范體系。制定市縣兵役機關“五率”考評辦法、高校征兵專項量化考評辦法,健全職能部門績效考核體系,推動各地各有關部門依法規范履職。

  堅持精准導向,加強軍地精准對接。突出戰斗力標准,主動對接部隊需求,做到備戰急需的“重點征”、崗位緊缺的“抓緊征”,確保與部隊多元化兵員需求相匹配。打造畢節市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高原兵儲備區,2018年以來威寧籍官兵獲三等功以上獎勵人數連續7年破百,“威寧高原兵”品牌持續打響。創新信息化征兵手段。充分發揮貴州大數據先行優勢,建成大數據征兵應用平台,做到潛力需求精准匹配、征集態勢動態研判、廉潔風險及時預警,有效輔助征兵決策。

  強化政策保障,充分激發青年參軍入伍積極性。出台進一步支持退役軍人就業的實施方案,加大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招錄力度,大力支持創業和靈活就業,解決好軍人后顧之憂。上線惠兵“一卡通”系統,實行優待金一卡通發、一網監管。開展國防動員綜合演練、征兵工作專項表彰等,落實好擁軍優屬政策,全力營造尊軍崇軍、練兵備戰的濃厚氛圍。

  

  暢通工作通道  營造報國氛圍

  甘肅省省長、省征兵和民兵工作領導小組組長  任振鶴

  甘肅省各級深入貫徹習近平強軍思想,聚焦勝戰精選人才,先后為部隊輸送一大批優質兵員,以“英雄航天員”唐勝杰、“衛國戍邊英雄團長”祁發寶、“衛國戍邊英雄”陳紅軍等為代表的甘肅籍優秀官兵,為強軍事業貢獻力量。

  壓實征兵工作“責任鏈”。省市縣三級政府和各高校“一把手”擔任征兵工作領導小組組長,每年主持召開征兵工作會,隆重組織歡送新兵儀式。將征兵任務完成情況納入第一書記述職,作為黨管武裝考評、高校績效考核內容,暢通從省征兵辦公室到省教育廳到高校的大學生征兵工作通道,壓實政府主體責任、兵役機關主抓責任、高校主陣地責任,以堅強的組織領導力確保高效的兵員征集力。

  營造獻身國防“好氛圍”。組織高校征兵宣傳啟動儀式、大學生士兵典型事跡報告會,開展“服兵役、愛國防、助強軍”征兵宣傳活動,覆蓋主流報刊網站、城市交通網絡、戶外電子大屏等,多維立體宣傳參軍優惠政策。省市縣政府主要領導致參軍動員信,鼓勵隴原優秀兒女賡續紅色血脈,弘揚甘肅特有的南梁精神、會師精神、紅西路軍精神,激發應征青年參軍入伍、建功軍營的報國熱情。

  充盈兵員儲備“蓄水池”。對標備戰急需重點專業,組織49所高校摸排大學生應征潛力。在各院校建立學生軍事興趣類社團,預征預儲“工匠型”“技能型”兵員苗子。在高海拔縣區建立高原兵重點征集儲備區,核查專業技術技能人才和新域新質兵員潛力,為平時優中選優、戰時快速征召提供可靠人才支撐。

  

  建強征兵陣地  激勵建功軍營

  江西省常務副省長、省征兵工作領導小組組長  任珠峰

  江西是人民軍隊的誕生地,關心國防、支持軍隊、尊崇軍人的氛圍十分濃厚。近年來,江西省各級持續發揚擁軍支前光榮傳統,把征兵工作擺在更加突出位置,不斷推進征兵工作高質量發展。

  打造融合宣傳新矩陣。充分發揮紅色資源優勢,在南昌八一廣場、贛州於都中央紅軍長征出發地紀念園等地組織入伍歡送儀式。聘請立功受獎江西籍官兵擔任宣傳員,因地制宜設置“征兵驛站”,將宣傳觸角常態化延伸至院校班級、街道社區。

  建強高校征兵主陣地。省委將征兵納入高校高質量發展考評體系,制定高校征兵工作組織實施規范和量化考評辦法,連續六年向高校賦予征兵任務,施行任務完成情況與招生計劃、學科建設投入等直接挂鉤。指導全省25所高級技工類院校成立征兵工作站和學生軍事興趣類社團,推進兵員預征預儲向“工匠型”拓展。

  激發政策制度驅動力。制定體檢、政考、定兵、役前教育實施辦法,全流程規范征兵組織。為入伍新兵及家長免費提供專屬人身保險,高級技工類院校畢業生參照高校畢業生享受入伍優待,事業單位定向招聘退役大學畢業生,與新兵家庭簽署解困幫扶協議,構建入役、服役、退役的全方位政策保障體系,激勵更多有志青年長期服役、建功軍營。

  筑牢廉潔征兵防火牆。在省市縣媒體公開廉潔征兵舉報電話和信箱,邀請廉潔征兵監督員全程參與征兵工作﹔省紀委監委出台《關於加強軍地聯合監督執紀確保廉潔征兵的意見》,建立軍地聯合監管機制,實現廉潔征兵全員、全程、全域監管。

  

  傳承紅色基因  激揚報國壯志

  湖南省常務副省長、省征兵工作領導小組組長  張迎春

  湖南紅色資源星羅棋布,革命精神代代相傳。湖南軍地各級緊緊抓住紅色資源豐富的獨特優勢,創新開展特色征兵宣傳,不斷奏響“參軍報國、無上光榮”的時代強音。

  賡續湖湘精神血脈。“心憂天下、敢為人先”的精神,早已融入三湘兒女的血脈。軍地各級深挖這份寶貴的精神富礦,系統梳理全省革命舊址、英烈事跡等寶貴資源,把抽象的革命傳統具象化為可親可感、可學可追的身邊榜樣。在韶山、花明樓、平江起義紀念館等地打造“沉浸式”預定新兵役前教育課堂,組織應征青年在楊開慧故居前庄嚴宣誓,在任弼時紀念館裡聆聽微黨課,讓英雄事跡穿越時空直抵心靈。

  奏響青春奮斗強音。推出“書記市長喊你來當兵”系列短視頻,各級黨政領導化身征兵代言人,以真摯情感發出鏗鏘號召,引發廣泛共鳴。精准聚焦高校主陣地,組織優秀大學生士兵巡回報告會,讓同齡人講述軍營淬煉的成長故事。深入鄉村社區,面對面向青年宣傳參軍入伍的優待政策。

  點燃青年報國壯志。精心策劃特色鮮明、影響廣泛的系列主題活動:湘江“一江兩岸”主題征兵燈光秀點亮長沙城市夜空,“正青春·當兵去”的誓言與璀璨燈火交相輝映﹔在雷鋒家鄉望城,“像雷鋒那樣當兵”主題宣傳活動讓崇高精神與報國情懷深度交融﹔在岳陽開展“爭當張超式新時代革命軍人”主題活動,以“逐夢海天的強軍先鋒”張超為榜樣,激發青年崇尚英雄、學習英雄、爭當英雄的豪情。這些活動接地氣、抵人心,讓參軍報國從抽象概念變為可感可觸的身邊榜樣和實際行動。

  (本報記者李龍伊採訪整理)

  《 人民日報 》( 2025年08月28日 19 版)

(責編:黃卓、羅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