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寧鄉:全面改善辦學條件,實現孩子“就近上好學”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更是國家的根基。近年來,湖南寧鄉市始終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戰略,把改善辦學條件作為重要民生實事來抓,真正把“群眾盼的事”變為“政府干的事”,全力推動教育資源擴優提質,讓越來越多的孩子能“就近上好學”。
新教學樓接連投入使用,破解“學位難題”
“新教室又大又亮,椅子坐著特別舒服,我現在每天都更愛來學校了!”9月1日,在巷子口中學嶄新的教學樓裡,初三學生吳奇駿高興地說,“還有圖書室、書畫室,功能特別全,真的很方便!”
這座新教學樓於2022年啟動建設,總投資763.75萬元。項目拆除原有老舊建筑1521平方米,新建一棟3層教學樓和連廊,總建筑面積達1884平方米,不僅設有10間多媒體教室、3間辦公室和1間會議室,還貼心地配備了無障礙衛生間。與此同時,網絡、廣播、消防等設施也全面升級,校園文化氛圍處處濃厚。
“孩子能在這麼好的環境裡學習,我們特別放心。”學生家長王女士感慨地說,“政府的投入我們都看在眼裡,這是真正為老百姓辦實事。”
2025年秋季開學,包括寧鄉二中在內的三個新建教學樓項目全部如期交付,新增農村優質學位1900個,直接受益師生超過3500人。這些項目的建成,不僅優化了區域教育資源,整合了師資力量,也實現了資產盤活和集約投資,進一步推動了寧鄉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補短強弱”見實效,鄉村學校“舊貌換新顏”
2025年,寧鄉市投入6030萬元,啟動了包括鄉鎮標准化寄宿制學校建設在內的67個專項工程,推動農村學校辦學品質全面提升。
9月1日,歷經一個暑假的緊張施工,總投資600余萬元的雙鳧鋪鎮初級中學以全新面貌迎接師生返校。這所有著75年歷史的農村中學,仿佛經歷了一場“逆生長”,重現青春。
2025年,雙鳧鋪中學改造被列入寧鄉“十大民生實事項目”,也成為該鎮年度“頭號工程”。鎮人大代表先后5次實地調研,雙鳧鋪商會主動牽頭,企業家和村民紛紛捐款,最終籌集50余萬元善款,真正實現了“政府主導、人大監督、商會牽頭、全民參與”的暖心改造。
改造不求“表面光”,而要真正“好用耐用”,讓每一分錢都花在“刀刃上”。600余萬元的資金被精准拆解為“四大攻堅板塊”,每一項都瞄准校園的“痛點”“難點”。這場改造,不僅改變了校舍面貌,更改變了師生的精神面貌。
近年來,寧鄉市委、市政府以高度責任感持續推動教育發展,通過精准發現問題、清晰處置思路、堅定解決決心,有效推動了區域教學質量與管理服務能力“雙提升”,全社會尊師重教的氛圍更加濃厚,為寧鄉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勁的教育動力。
新校園,新起點,新希望。寧鄉的孩子們正滿懷憧憬和夢想,走進這些煥然一新的教室、宿舍,書寫屬於自己的精彩未來。(劉石江、段華良)
來源:寧鄉市人民政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