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湖之南︱五溪潮涌向滄海

大湖之南丨五溪潮涌向滄海
人民日報客戶端湖南頻道 楊迅 匡瀅 吳茜薇 劉汕
三湘四水,相約湖南﹔福地懷化,懂你如家。
9月16日至18日,第五屆湖南旅游發展大會在懷化舉行。
懷化古稱“五溪之地”,五溪是指沅水中上游的五大支流,它們高唱低吟,奔騰不息,孕育出獨具風情的懷景、懷鄉、懷味,滋養出萬千氣象。
當沅水碧波倒映著黔陽古城的飛檐翹角,當通道侗寨的鼓樓歌聲伴著潺潺溪流淌向遠方,千年文明與現代活力在福地懷化迸發出璀璨生機。
乘著這場盛會的東風,懷化喜迎八方來客,正全方位展現文旅產業發展的新成果。
辦會興城啟新篇

榆樹灣夜晚游人如織。人民網記者 匡瀅攝
9月16日,懷化榆樹灣·青春廣場正式開街。夜晚時分,這一片充滿侗鄉特色的古建筑群燈火輝煌、人聲鼎沸,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拍照打卡。
作為第五屆湖南旅游發展大會“一軸三點”的重點工程和重點觀摩項目,這裡融合了侗、苗、瑤、土家等多民族文化元素,集民族文化展示、餐飲美食、文創零售、沉浸式場景演藝於一體,全面呈現懷化厚重的歷史底蘊與鮮活的市井煙火。
半年前,這裡還是一片閑置的玻璃老廠區,僅用7個月便迎來了新生。

煥然一新的城北街巷。人民網記者 吳茜薇攝
位於懷化市鶴城區城北街道的鐵北路,曾是周邊6萬居民的“堵心路”,如今新鋪的瀝青路面平整光亮,兩側補種的香樟樹搖曳生姿,每隔幾米就有一幅融入本土文化的牆繪吸引路人駐足。
這樣的蝶變,發生在懷化的很多角落。
行走懷化城區,處處可見旅發大會帶來的新變化:鶴鳴洲觀鶴樓夜色中流光溢彩,黃花坪口袋公園綠意盎然,10余處昔日閑置地塊變身市民休閑“打卡點”﹔步入懷化人民體育公園,活力氣息扑面而來,標准化的籃球場、羽毛球場、網球場等11片球類運動場地依次排開……

懷化人民體育公園籃球場。人民網記者 吳茜薇攝
今年以來,懷化以旅發大會為契機,將“民生需求”與“城市升級”深度綁定,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民生答卷:主城區計劃投資1.86億元,對33個老舊小區進行主體改造,同步完成56個老舊小區配套設施升級,惠及8495戶居民、約3萬人,讓老房子煥發新活力。
從老舊小區的“微改造”到基礎設施的“大升級”,懷化正以湖南省旅發大會為支點,撬動城市品質與民生福祉的雙重提升,讓“辦會興城”的成果真正惠及每一位市民。
紅色鑄城添動力
169處不可移動革命文物、4676件(套)可移動革命文物,9所革命類主題博物館、紀念館……
打開懷化地圖,一個個紅色地標閃閃發光,它們似在訴說著那段激動人心的崢嶸歲月,也為五溪大地未來發展注入不竭動力。
9月3日,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80周年,位於懷化芷江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受降紀念館裡,人流如織。游客停留在櫥窗前,透過一張張老照片、一件件老物件,跨越時空感受當年那個載入史冊的時刻。

中國人民抗戰勝利受降紀念館。人民網 劉汕攝
“時過境遷,偉大的抗戰精神永存。它不僅是歷史的豐碑,更是照亮未來的明燈。”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受降紀念館館長吳建宏介紹,為了講好抗戰故事,傳播和平理念,在每年的7月7日、8月15日、9月3日等重要時間節點,紀念館都會組織各種紀念活動,銘記歷史、緬懷英烈、珍視和平。
福地懷化的紅色印記遠不止於此。
從芷江出發一路向南,到達懷化最南邊的通道侗族自治縣,這裡的紅色文化脈絡依然清晰。

通道轉兵紀念館。第五屆湖南旅游發展大會組委會供圖
1934年底,面對敵軍重重圍捕,紅軍做出立即轉向西進的決定,改到敵人力量相對薄弱的貴州去,“通道轉兵”成為紅軍長征一個重大的轉折點。羅蒙山下,薪火相傳。如今,通道轉兵紀念館每年接待游客超百萬。
第五屆湖南旅游發展大會上,紅色文旅成為節會重點。新晃龍溪古鎮,游客們在徽派建筑與侗族元素結合的古建筑群裡,追尋紅二、六軍團長征的足跡﹔會同縣坪村鎮楓木村,帶著紅領巾的學生們在粟裕故居,聽講解員講述少年粟裕的成長故事﹔漵浦縣向警予銅像紀念碑廣場,人們向先烈獻上花束……
紅色精神已然融進湖南文旅的“呼吸”裡。
開放融城造高地

湖南懷化國際陸港。 田敏攝
9月15日下午,懷化漵浦縣益能環保公司廠區內,一批大型設備整裝待發。首批55箱、總價值400萬美元的污泥干化設備在懷化國際陸港完成裝櫃后正式啟運發往印度尼西亞。
這批“綠色訂單”是漵浦縣今年重點外貿訂單之一,合同總金額達1020萬美元。從9月起,共110箱設備將分批次運輸出海,投入印尼當地污水處理項目。此套污泥干化系統由益能環保自主研發,集高效節能與環保達標於一體,已通過國際認証,深受東南亞市場歡迎。
同樣,從東南亞採購剛到港的新鮮榴蓮和山竹,也即將通過冷鏈運輸,擺上湖南各大商超的購物架。今年前8個月,懷化市對東盟進出口22.2億元,增長21.8%。
近年來,不靠海、不沿邊的懷化,對東盟貿易持續增長,外貿進出口增速連續3年居湖南省第一。

東盟集迎來眾多游客。 人民網 劉汕攝
隨著第五屆湖南旅游發展大會舉辦,中東部地區首個東盟文化綜合體——“懷化國際陸港東盟集”也迎來開園。集市位於㵲水河畔,整個園區極具東盟特色,泰國、柬埔寨、新加坡等東盟十國風情館與東盟文化交流中心錯落分布,全景式體現東南亞特色餐飲、休閑娛樂、異域文化,市民足不出市就能體會到異域風情。
地處湘、鄂、渝、黔、桂五省邊區中心,五溪大地佔據中部通往大西南的重要站點﹔古代南方絲綢之路上沅水“黃金水道”與中央驛道匯集,洪江演繹著古商城的繁華……懷化已然成了對外開放的橋頭堡。
據海關統計,今年前8個月,面對嚴峻復雜的外部環境,懷化市進出口延續高位增長態勢,進出口總值達85億元,再創歷史同期新高,同比增長2.5%。
如今,開放的懷化已成為湖南打造內陸地區改革開放高地的戰略支撐之一,懷化國際陸港內暢外聯東盟、歐美等多個國家和地區,開拓跨境國際物流大通道7條,開通國際國內運輸線路161條,形成了“依托雙通道、對接兩大洋、服務雙循環”的對內對外開放新格局。
懷化,正以開放新姿態,將福地之韻化作向前發展的澎湃動能。
總策劃:吳齊強
本期統籌:顏珂
文字作者:楊迅 匡瀅 劉汕 吳茜薇
出品:人民日報客戶端湖南頻道
投稿郵箱:rmrbkhdhnpd@163.com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