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GDP增量預計超1.2萬億元,湖南發布“十四五”成績單

新聞發布會現場。楊思穎攝
人民網長沙10月16日電 15日上午,湖南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湖南“十四五”答卷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介紹“十四五”期間全省經濟社會發展成就。
經濟總量上,2023年全省地區生產總值跨過5萬億元台階,2024年達到5.32萬億元,預計今年增長5.5%左右,5年增量預計超過1.2萬億元。2021年湖南省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突破1萬美元大關,2024年為1.14萬美元,站穩了中等偏上收入水平,穩步向高收入經濟體邁進。
發展質量方面,湖南省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突破萬億元,創新綜合實力躍升至全國第9。企業研發經費投入突破千億元,高新技術企業較2020年增長1倍多。前四年湖南省規模工業增加值平均增速達7%,規模工業利潤較快增長,年均達8.1%。預計“十四五”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均超過10萬億元,投資活力增強,消費日益成為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
社會效益方面,“十四五”以來,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6.4%,跑贏地區生產總值增速1.1個百分點,2024年收入水平為37679元,居中部第1,2025年有望接近4萬元。2021年到2025年上半年,湖南省新增城鎮就業累計超350萬人,零就業家庭保持動態清零,新增大學生創辦企業6100余家,“背著雙肩包來湖南創業”成為熱潮。
圍繞“三高四新”美好藍圖,5年來,湖南在打造國家重要先進制造業高地、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科技創新高地、內陸地區改革開放高地實現標志性突破。
工業領域湖南千億級企業新增1家、達到4家,百億級企業新增24家、達到53家,形成5個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數量居全國第5、中部第1,北斗產業全國市場份額由過去不到3%增長到10.6%,世界工程機械企業50強中有5家在湖南。
“1+2”國家實驗室體系加速成型,全國重點實驗室實現總數、在全國佔比“雙提升”,長沙全球研發中心城市、湘江科學城全面起勢,長沙研發機構月均新增75家,是2023年之前的3倍,“4+4科創工程”取得重大創新成果100余項。
長株潭要素市場化配置綜合改革試點獲批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計劃全面完成,低空領域取得12項全國首創改革成果,“機器管招投標”有力推行,頒布實施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成功舉辦四屆中非經貿博覽會,高質量建設中非經貿深度合作先行區,對非貿易規模保持中西部第1。依托中國(湖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加強制度型開放,成功獲批中歐班列(長沙)國家集結中心,經貿“朋友圈”拓展至235個國家和地區,湖南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劉汕、楊思穎)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