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新”力量 書寫“新”擔當
近日,經蘇仙區“蘇和調解室”調解,21個租戶拿到了續簽協議書。“感謝調解室,多次協商,讓我們的權益受到了保障。”拿著協議書,租戶廖某某滿臉笑容。
今年5月,郴州市蘇仙區21個租戶因與某某藥房門面租賃問題,經常到藥房堵門、鬧事,街道、社區多次協商無果。了解情況后,“蘇和調解室”出面調解,雙方最終各讓一步。這是郴州市蘇仙區又一次成功化解矛盾一個縮影。
2022年7月,在區委統戰部指導下,區新聯會與區司法局聯合共建蘇仙區新聯會人民調解委員會,設立“蘇和調解室”,這是湖南省首家由新聯會組織成立的人民調解委員會,一場基層治理的創新實踐正式開啟。
自“蘇和調解室”成立以來,已參與調解矛盾糾紛1100余起,開展法律知識講座10余場、咨詢1300余次,在“520”等關鍵節點發揮重要作用,成為蘇仙區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助力高質量發展的亮眼品牌。
用好人才:筑牢調解 “主心骨”
蘇仙區作為郴州市中心城區,常住人口達43.7萬人,隨著經濟轉型與城市發展,近年來征地拆遷、樓盤開發、會員店倒閉等引發的矛盾糾紛集中顯現,群訪、越級訪事件時有發生。
與此同時,基層調解力量卻存在明顯短板——全區6個街道的矛盾糾紛調解中心,配備有28名工作人員,但具備法律工作証件的不足三分之一,難以從法理層面為群眾釋疑解惑。而新聯會法律服務組有從事法律行業工作的23人,佔會員總數的26%。專業人士不僅政治素質高、專業能力強,還熱心公益、聯系群眾,成為補充基層調解力量的理想選擇。
為群眾所急、為基層賦能、為治理破局,2022年7月,在區委統戰部指導下,區新聯會與區司法局聯合共建蘇仙區新聯會人民調解委員會,設立“蘇和調解室”,湖南省首家由新聯會組織成立的人民調解委員會就此誕生,一場基層治理的創新實踐正式開啟。
該區創新地將政治引領貫穿“蘇和”調解模式建設全過程,從組織、平台、典型三方面發力,確保調解工作方向不偏、力量不散。
在組織保障上,區裡不僅為“蘇和調解室”制定“三定三有”機制(定場地、定職責、定人員,有制度、有補貼、有考核),還將區新聯會工作經費納入財政預算,解決“有錢辦事”的后顧之憂,吸引更多法律志願者關注和參與新聯會工作,進一步提升了影響力,通過輪流駐點、預約調解等方式,確保專業力量隨時待命。
“蘇和調解室”在全區6個街道及相關社區設立駐點,還創新地將調解工作納入基層黨建重要內容,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
22名調解員中,8名中共黨員、3名民主黨派黨員帶頭沖鋒,形成“黨建+統戰+調解”的工作格局,讓黨組織成為矛盾化解的“主陣地”。
加強治理:織密調解“一張網”
“蘇和”調解模式始終扎根基層,通過與黨建、協同綜治、網格化管理深度融合,將調解觸角延伸到社會治理最末梢。
在平台搭建上,“蘇和調解室”定期開展多維度交流活動:法律服務組每季度舉辦工作成果研討會,圍繞熱點法律問題、調解技巧展開研討﹔聯合司法、工商聯、僑聯等部門開展企業糾紛調解專題培訓21期,提升調解員處理涉企矛盾的能力﹔組織跨團體交流,拓寬會員視野,促進不同領域專業知識融合。
網格管理提質效。借助基層網格化體系,每名“蘇和調解員”同時兼任網格調解員,與網格管理員密切配合,共同開展矛盾排查、法治宣傳、走訪回訪等工作。通過網格收集的矛盾信息,調解員能快速響應、及時介入,將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態,提升基層治理精細化水平。
在機制完善上,該區進一步規范管理制度,明確調解登記、接待、辦理等流程﹔嚴格落實調解員“以案定補”補貼制度,實行以獎代補、分類補貼,保障調解員權益﹔建立“季度考核+年度評估”制度,開展調解技能競賽、案件質量評比,激勵調解員不斷提升服務水平。
協同聯動聚合力。“蘇和調解室”與司法所、綜治部門、律師事務所建立信息共享、資源共用、工作共抓的協同機制。遇到重大復雜矛盾糾紛,如外縣人李某在南塔街道KTV 摔傷,“蘇和調解室”第一時間組織多部門專業人員聯合調解。
自成立以來,“蘇和調解室”深入基層,扎根社會治理末梢,織密織牢調解一張網。近三年重大矛盾糾紛調解成功率達100%,實現“小事不出社區,大事不出街道”。
為民解憂:當好群眾“貼心人”
“蘇和調解室”始終以群眾需求為導向,通過精准、創新、長效的服務,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精准服務解民憂。該區針對中心城區樓盤開發、會員店倒閉等熱點矛盾,“蘇和”組織專業律師深入現場,精准服務,從法理、情理雙重角度為群眾答疑,引導合法維權﹔開展法律知識講課和咨詢,提升群眾法治意識,從源頭減少矛盾發生。
從群眾獲得感看,“蘇和調解員”用專業知識與耐心服務,不僅幫助群眾解決了征地拆遷、勞資糾紛等實際問題,還愛心幫扶困難市民,當好群眾的貼心人,群眾獲得感日益增強。
2023年3月,蘇仙嶺街道有位高三女孩是棄嬰,從小被養父母收養。一天養母突發精神疾病,而且自殘。送醫搶救及時沒有生命危險,但需要大筆醫療費用。“蘇和調解室”了解情況后,募集捐款幫助女孩,並安排心理咨詢師上門進行心理疏導,用專業力量幫助孩子穩定情緒。
創新服務暖民心。“蘇和”打破傳統調解單一模式,採取聯合調解、協助調解、委托調解等方式,滿足不同類型糾紛需求﹔特別引入心理咨詢師會員,針對情緒類矛盾,從心理疏導入手化解當事人症結。
今年8月,謝家一案涉及到陳年往事的遺產繼承糾紛,謝某身患重病,報警當天情緒十分激動,聲稱要與姐姐同歸於盡。“蘇和”骨干調解員迅速介入,邀請雙方晚輩一起來做工作,通過調解與安撫相結合,及時平息事態,贏得群眾廣泛贊譽。
自“蘇和調解室”運行以來,成效顯著,成為蘇仙區基層治理的重要力量。2022年,“蘇和調解室”獲評優秀調解組織﹔2024年“蘇和調解室”調解成功糾紛案件375 件﹔2025年上半年,調解成功360件。
其創新實踐得到市委統戰部、市司法局的充分肯定,切實提升了群眾的法治意識與幸福感,為蘇仙區高質量發展營造了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吳文明 雷行濤 張振萍 張文杰)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