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地奇兵”超進度交卷!湖南這個百場科普行動安全感拉滿
![]() |
| 防震減災應急知識講座。單位供圖 |
警報聲響起,孩子們迅速蹲下、護住頭部……11月13日,由湖南省地震局指導、湖南省地震學會打造的“震地奇兵﹒百萬護航 —— 科技賦能防災減災科普行動”走進邵東市城區第二完全小學。這標志著湖南“震地奇兵·百萬護航”科普行動提前完成年度百場目標,將“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轉化為守護千家萬戶安全的堅實底氣。
回應民生關切:第100場選址背后的“民心溫度”
10月,邵東市牛馬司鎮接連發生3.7級、3.4級地震,雖然沒造成人員傷亡,但明顯的震感讓當地居民心有余悸。“把關鍵的第100場活動放在這裡,就是要回應大家的擔憂,讓科普真正走進需要的人身邊。”湖南省地震局正高級科普師、省地震學會秘書長唐紅亮的話,道出了此舉的初衷。
活動現場避免了枯燥的理論灌輸。專家拿著地震監測儀器,將邵東近期的震例當成活教材,通過生動有趣的語言、你問我答的方式講清地震的分類﹔還分享科學家精神,鼓勵孩子們“一輩子專注做好一件事”。“上個月地震時我嚇得直哭,現在已經知道該怎麼躲、怎麼跑,心裡踏實多了!” 一名五年級學生說出了心裡話。結合10月29日的邵東市軍地聯動演練,邵東已經織起“監測預警 + 應急處置 + 科普教育”的全鏈條防護網,讓安全看得見、摸得著。
科技賦能,讓科普“活”起來:全省處處有“奇兵”
從張家界啟程,遍及長沙、株洲、邵陽等全省14個市州,“震地奇兵”這一年的科普之路亮點紛呈。區別於傳統科普的照本宣科,這場行動靠科技和創意,讓防災知識變得好玩又好記。
在長沙青園梓楓小學,“震地奇兵”IP姐弟一亮相就圈粉無數,動畫短片與“街舞 + 防災”情景劇《一分鐘、一輩子》相結合,把抽象的避險技巧演得生動鮮活﹔孩子們還能體驗VR地震逃生、操作監測儀器採集信號,在動手實踐中掌握自救技能。而在衡陽常寧、株洲鄉村等偏遠地區,科普團隊則帶著圖書和流動講堂走進田間地頭,把知識送到村民家門口。此外,由省科協、省教育廳、省科技廳等聯合主辦的第17屆湖南省青少年太空機器人“震地奇兵太空救援賽”,讓孩子們操控無人機模擬地震災后救援,在競技中掌握應急本領。截至目前,活動已經覆蓋超50萬人次,發放30多萬份科普資料,線上更是吸引了超2000萬人次,真正實現了科普效益最大化。
深化成果轉化:未來“擴圈”發力,筑牢安全屏障
這場跨越全省的科普行動,不僅讓防災知識入腦入心,更初步構建起“政府主導、部門協同、社會參與、科技支撐”的防災科普新格局。如今,湖南已經建成38所國家級、342所省級防震減災科普示范學校,15個省級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數量位居全國前列,“會校聯盟”“線上課堂 + 線下演練” 等模式,讓安全理念從校園延伸到家庭、輻射到社會。
下一步,“震地奇兵”還將繼續升級,系統總結可復制的經驗,把科普模式延伸到企業、園區、景區等重點領域﹔並進一步深化科技賦能,引入更多互動體驗設備和智能技術走進科普現場,讓科普更加身臨其境。未來,這場守護行動會走得更遠,讓防災減災知識走進千家萬戶,為湖南高質量發展筑牢安全屏障。(甘超仁)
![]() |
| 活動現場。單位供圖 |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