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賦能產業新圖景——望城經開區的“智造轉身”
![]() |
| 長沙新林制藥中藥配方顆粒智能化數字化控制生產中控室。受訪單位供圖 |
潮起瀟湘北,智涌湘江畔。
國務院印發的《關於深入實施“人工智能+”行動的意見》明確提出,要在科技、產業、消費、民生、治理等重點領域廣泛深度融合,形成智能經濟和智能社會的新形態。
作為湖南產業創新與轉型的重要高地,在望城經開區,一場以人工智能為核心驅動力的產業變革正加速展開:數據成為新的生產要素,算法成為新的技術底座,從智能終端到智慧醫療,從5G工廠到數字園區,人工智能正深度嵌入產業體系的每一個環節,繪出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新圖景”。
以“智”造勢:智能終端產業鏈全面提速
人工智能改變世界的方式,往往始於一件終端設備。
智能終端是望城經開區的主導產業之一。以壯大千億級智能終端產業集群為目標,望城經開區正依托5G智能終端產業園等平台,推進智能手機、智能穿戴、智能車載終端等細分賽道持續壯大,加速布局AI眼鏡、智能機器人、量子精密測量設備等新興產業,形成“研發設計-試驗檢測-整機生產-上下游配套-品牌營銷”的完備智能終端產業生態,打造成為省級先進制造業集群。
在比亞迪電子(長沙)有限公司的生產線上,高效的生產管理體系,持續領先的技術工藝,高自動化、高柔性、全過程溯源的智能化生產加持下,平均2.4秒下線一台手機。企業連續五年產值突破百億,望城經開區中高端智能手機整機制造規模持續提升。
湖南聯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憑借二十多年檢測與監測工作,訓練行業級AI模型,其“無線部署”的AI輕量化檢測設備正逐步替代傳統人工巡檢,將橋梁裂紋識別精度提升至毫米級,預警響應提速至毫秒級。
同時,望城經開區正前瞻布局搶佔下一代智能終端創新賽道。隨著全球量子研發中心落戶,首台(套)國產光腔鎖頻儀亮相,園區迅速推進量子精密測量儀器產業化基地建設,引入一批絕對重力儀、電流互感器、量子探針等項目,探索量子計量標准的突破,為下一代智能終端提供更高精度、更高可靠性的測量底座。量子技術從實驗室邁向工程化應用,這一步,望城經開區已經先行一步。
展望未來,智能終端產業將進一步走向多元融合、泛在接入、生態協同。“我們不是簡單招商,而是育鏈強鏈。”園區智能終端產業鏈負責人說,“下一步,我們將充分發揮園區智能終端相關基礎優勢,加快布局AI眼鏡、智能機器人、低空裝備等新興賽道,探索‘顯示+感知+交互’一體的下一代終端形態,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智能終端產業集群。”
終端即入口、生態即未來。智能終端,正成為望城經開區聯接全球產業鏈的“新接口”。
以“雲”為軸:智能工廠重構制造格局
走進湖南恆茂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下文簡稱恆茂信息)的生產車間,巨大的電子屏實時跳動著設備運行數據——產線節拍、工序能耗、設備健康指數一目了然。車間裡,工人不再拿著紙筆巡檢,更多時間在屏幕前監控、優化排產。
這家以通信設備制造起家的企業,通過“5G+AI大數據+智慧園區”三位一體改造,持續推動智能制造提質升級,讓工廠“更聰明”,2025年入選工信部5G工廠名錄。
“有了AI數據分析支撐,維修不再‘一刀切’,庫存也能更科學了。”恆茂信息中心副總監蘭宇舉例介紹,通過數據建模和流程優化,售后響應周期由60天縮短至21天,庫存由9000多台下降至1000余台,運營成本降低超過20%。
而在金龍電纜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設備聯網率達到了100%。企業副總經理趙麗萍說:“通過數字化改造,打通全流程生產管理,人力成本減少50%,效率提升22%。”這家有著30年制造經驗的企業,如今所有生產環節從原料檢測到成品入庫,都能實現實時追溯,生產車間幾乎看不到堆積的成品和紙質記錄單,取而代之的是自動送料、智能檢測、數據看板。
望城經開區今年正式開啟“數智賦能強企”三年行動,通過建設工業互聯網試點園區、打造“上雲上平台”標杆企業和智能車間等系列舉措,持續推進企業數字化轉型。截至目前,“數智”轉型成效顯著,累計新增25家智能制造企業,建成57條智能產線與345個智能工位,並推動560家企業上雲上平台,數量位居全市園區前列。
同時,企業“數智”轉型碩果累累。恆茂信息不僅成功入選2025年工信部5G工廠名錄,還與証通電子等6個企業共同入選湖南省“數字新基建”100個標志性項目,澳優乳業、航天磁電等6家企業獲評湖南省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標杆,“北斗+”智能監測預警雲平台獲評省級工業互聯網項目……
建設智能制造示范場景,推動制造向“智造”躍遷,望城經開區正著力打造湖南“智賦萬企”樣板區,讓智能工廠成為產業升級的主力引擎。
以“醫”為鑰:智慧醫療打開新賽道
在望城經開區,醫藥醫療器械,不只是一條重點產業鏈,更是一條貫通科研、制造與服務的新型“生命鏈”,既是“醫療”,也是“智療”。
醫藥醫療器械板塊正依托長沙醫療器械產業園、銅官中試與成果轉化基地等平台,完成從“大宗原料藥”向“智能醫藥+健康科技”的轉型——不斷從生產端向研發端延伸,從制藥向診療延展,一個集研發、制造、服務於一體的智慧醫療產業集群,正在崛起。
在新林制藥的數字化生產基地,每一劑藥品的研發、生產、檢測實現全流程可追溯。AI系統對成分比例、溫控曲線進行智能調優,使得實驗周期縮短30%,產品穩定性顯著提升。
在澤爾頓新材料公司,AI技術被應用到口腔數字建模與個性化定制中。醫生隻需用口腔掃描儀採集數據,AI便能在數分鐘內完成三維建模,生成個性化修復方案。24小時內,個人定制義齒便可生產發貨。
更具想象力的,是“AI醫生分身”。長沙敏瑞健康科技依托自主研發的醫學知識圖譜和語言模型,讓入駐平台的湘雅醫院的主任醫師變成一位貼身健康AI助理——隨時接診、即時反饋,為慢病管理、日常診療提供可靠建議,讓人似乎多了一個隨時可以“通話”的醫生朋友。
而更大的變化還在路上。依托產學研聯動平台,園區正支持建設“中醫智慧醫療+雲藥房平台”,推進AI在藥物研發、影像診斷、精准診療等領域的應用。預計年底建成的華納藥廠高端原料藥綠色智造項目,將成為園區中藥全產業智慧生態中的“鏈主”。
“健康產業的未來,一定是智慧驅動的。”望城經開區相關負責人說。目前,園區正持續推進“AI+智慧醫療”標杆項目落地,通過產品數智化和智能制造賦能醫藥醫療器械產業提質升級,加強科技投入和創新政策支持,引導企業將人工智能嵌入研發、制造、服務全流程。
從智慧藥房到智能診療,從個性化定制到全流程追溯,AI正融入診療的每一個細節,提升醫患雙方的體驗與效率,讓科技真正“溫暖”生命。
以“數”為脈:智慧園區的數字躍遷
走進望城經開區政務大廳,一塊十余米長的大屏實時跳動:企業能耗曲線、項目工地熱力圖、產業鏈招商活躍度指數……在這裡,每一串數據都指向一條生產線、一項政策、一段產業鏈——它們組成了一張“會思考的網”,承載著園區治理的數智躍遷。
“企業‘智改數轉’,政府服務也要一起升級。”望城經開區有關負責人坦言。近年來,園區推動政務服務數字化、智能化、協同化加快再造,讓數據成為打通企業服務“最后一公裡”的橋梁,讓智能助力“園區大腦”升級,指揮全局動能。
圍繞省級和國家級先進制造業集群建設需要,結合“155”先進制造業集群高質量發展要求,望城經開區以先進制造業為牽引,致力於壯大千億級智能終端產業、做強五百億級新材料產業、拓展五百億級食品醫藥產業,形成“一個千億+兩個五百億”的產業集群“多極共振”態勢。而要承載這一格局,不僅要“鋪好路”,還要“搭好橋”——數字化,就是那座現代產業發展的關鍵橋梁。
在“硬”基礎上夯實數字底座。望城經開區著力完善“數智賦能”基礎設置——加快實現園區5G/5GA全覆蓋,升級現有5G+工業互聯網平台,推進6G與AI融合創新﹔依托証通電子建設大數據產業園,打造區域數據算力中心﹔部署SaaS化平台、過程管理系統、智慧監管工具,補上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通用模塊”。
在“軟”服務上重塑政務流程。望城經開區率先構建“AI+政務”數字體系,打出“四零服務組合拳”:企業資料提交“零重復”、政務服務“零跑動”、政策匹配“零誤差”、監管覆蓋“零死角”。為此,園區搭建企業專屬數字檔案,實現企業電子証照和項目資料在園內所有審批場景的互聯互認——“一次提交,終身可用”,成為園區高效營商環境下最具溫度的服務符號。
更令人關注的是,“政企互聯創新三景融合服務矩陣”已在園區落成。在這個系統中,企業需求與政府服務互為端口、互聯響應——從政策兌現到能耗分析,從招商響應到鏈條補短,一塊屏、一套算法就能統籌全局。目前,該項目已獲評湖南省“人工智能+城市全域數字化轉型”典型應用場景,是數字園區治理走向“可視、可控、可運營”的創新樣板。
建設AI賦能的數智化服務平台,智慧園區向縱深推進,政務服務不再是“窗口對接、材料遞交”,而是隨時在線的“數字交互”:智能政策匹配、AI輔助問答、遠程導辦服務、數字孿生監管……這些曾經隻存在於“未來城市幻境”的畫面,正在望城經開區成為現實。
“數據替人跑”,不僅跑通了政務流程,更跑通了產業鏈協同:政務、招商、金融、服務全面聯動,產業在“雲端相遇”,生態在“數據流動”中加速生成。一座“數字驅動、智聯賦能”的新型產業社區,正從望城經開區,向未來生長。
當算法成為新生產力,數據匯入產業血脈,人工智能正在重塑每一條產業鏈的價值邏輯,也在悄然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
從“制造”轉向“智造”,望城經開區正以人工智能為筆,描繪著產業轉型的清晰路線圖。它既是一座產業園區的躍遷樣本,也是一面新質生產力變革的時代鏡子。(陳柄丞、周南)
![]() |
| 比亞迪電子二期生產線。受訪單位供圖 |
![]() |
| 位於望城經開區的恆茂信息產業園。受訪單位供圖 |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