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高校學子參與4萬余件作品征集 “發現長沙之美”活動在長沙收官
![]() |
| “數智文旅”融合創新實踐基地揭牌儀式。受訪單位供圖 |
人民網長沙11月24日電 近日,第二屆“發現長沙之美”網絡視聽公益作品征集展示活動閉幕式暨頒獎盛典在長沙銅官窯國風樂園舉行,吸引全球百余所高校師生踴躍參與,累計征集作品逾4萬件。
據了解,“發現長沙之美”網絡視聽公益作品征集展示活動已連續舉辦兩屆。2023年首屆活動以“發現城市之美”為主題,歷時200余天,覆蓋全球一百余所高校,征集作品3萬余件,從“文旅結合+思政育人+融合傳播”角度發現長沙之美。
本屆活動於2024年10月啟動,在延續品牌基礎上內涵升級,整合政校企行資源,引入AIGC技術賦能非遺傳播,搭建“湖湘文化世界傳播”大中小學校創新實踐平台。通過舉辦AIGC設計訓練營、在英國開展“品湖湘之美,揚中華非遺”系列文化交流等活動,並與屬地政府聯動打造茶亭花海藝術季等公益文化項目。
夜幕下伴隨銅官窯帶來的漢唐舞蹈《錦繡華夏》的悠揚樂聲,一場穿越古今的光影盛宴正式啟幕。本次活動吸引了社會各界廣泛關注與積極參與,邀請百位行業權威專家,歷經初審、復審及終審多輪嚴格遴選,最終在四大單元中評選出各類獎項。頒獎盛典上,依次揭曉了各單元獎項,並對優秀指導老師及優秀組織單位進行了表彰。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涉外學院院長周志宏表示,“傳承”與“創新”貫穿本屆活動的每一部作品,推動非遺走出博物館與工坊,與青年群體深度對話,是踐行學院“無邊界聯合育人”理念的又一實踐。在第三屆“發現長沙之美”活動中,誠邀更多“大美發現官”探尋、記錄、傳承長沙之美。
本屆獲獎作品形式豐富,內涵深刻,涵蓋影視短片、創意設計、公益項目等多種類型。既有聚焦銅官窯陶瓷燒制技藝等傳統工藝的紀實影像,也有運用AIGC等前沿技術賦能湘繡等非遺項目的數字創新之作。
“能夠運用所學專業知識,讓傳統技藝在數字時代煥發新的生機,堅定了我們講好故事的決心與信心。”獲獎學生代表劉同學感慨。優秀指導老師獲獎代表齊老師提及:“能夠獲得這份榮譽,更覺責任在肩,未來我也將繼續引導更多青年學子讀懂中國文化內涵。”
當天,“網絡視聽創制青年人才培養計劃”啟動。這項面向未來的“播種”工程,創新採用“高校教學+媒體實踐+企業技術+非遺基地”四維協同模式,構建開放協同、共生共榮的內容生態建設與人才培養一體化平台,著力培養兼具非遺素養與網絡視聽創作能力的復合型青年人才。
作為產教融合的深度實踐,該人才培養計劃還將依托新E代數智未來產業學院、新視域文化產業學院、新視界設計產業學院、數字經濟產業學院等產業學院資源,將教學場域延伸至真實產業環境。本屆“發現長沙之美”活動中,產業學院的深度參與彰顯了“教-學-創-產”一體化育人模式的成熟運用。
隨后,舉行“數智文旅”融合創新實踐基地揭牌儀式。這個由校企共建的“筑夢”平台,將打破傳統教育邊界,讓青年學子在項目實踐中錘煉技藝,在文化傳承中創新表達,實現人才培養與產業升級的同頻共振。(龔沙、何晨)
![]() |
| 現場互動區。受訪單位供圖 |
![]() |
| “網絡視聽創制青年人才培養計劃”啟動。受訪單位供圖 |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