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让“新居民”有更多幸福感

2020年01月22日10:49  来源:湖南日报
 

邵阳市出实招,帮助易地扶贫搬迁群众融入社区——

让“新居民”有更多幸福感

新春的脚步临近,邵阳县最大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梅溪嘉园小区年味渐浓,道路旁树上挂满小灯笼,喜气洋洋。“这些灯笼都是扶贫车间的妇女们做的,挂满了小区,真像一个大家庭!”搬迁户李海娥笑着说。

这是邵阳市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幸福感显著提高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市坚持后续帮扶和服务管理两手抓,为搬迁群众日常生活提供保障,帮助他们以“主人翁”的心态幸福生活,真正实现从“农民”向“市民”转变。

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全套服务

新住地设施是否齐全?日常生活是否便利?这些都是搬迁群众最关心的事情。“要让搬迁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全套服务。”梅溪嘉园小区作出承诺。

为此,梅溪嘉园小区探索建立“三中心两室一站一馆一银行一课堂”,即党群活动中心、管理中心、就业服务中心,卫生室、警务室,新时代文明实践站,24小时图书馆,24小时自助银行,还创办“农民变市民”课堂。并同步配备生活超市、电商服务站、燃气及通信服务网点等生活设施,为搬迁群众日常生活提供便利。

梅溪嘉园模式为邵阳市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提供了一个范本。目前,全市273个集中安置点已全部实现“五通三化”(通水、通电、绿化、亮化等)。

邵阳市还在每个集中安置点设立社区管理服务中心,成立业主委员会,发挥业主委员会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与社区党(团)员先锋模范作用,促进社区管理水平提升。在洞口经开区,区管委会实行24小时和节假日值班制,为搬迁群众构建良好服务平台,平均每天接待群众不下20人次,处理邻里纠纷等大小矛盾320余起,获得搬迁群众广泛好评。

“发挥党员模范带动作用,增强群众自觉履行义务的责任感,让好习惯、好风尚蔚然成风。”洞口经开区易地扶贫搬迁联席办负责人说。

增强群众对“新家”的融入认同

“我孙女以前上学要走几里路,就担心路上安全问题。现在好了,学校就在隔壁,上学方便,让人放心。”隆回县思源小区搬迁户廖冬梅说。

2018年,隆回县新建县城集中安置兴业小区、思源小区,完成安置搬迁人口1088户4497人。两个小区相隔不到3000米,为了统一管理,当地成立江湾社区,将小区各项生活服务设施配套到位。

为解决搬迁群众后顾之忧,邵阳市在新居住地统筹解决搬迁群众社保、教育、医疗、优抚、救助、养老、残疾补贴等社会保障问题,招生优先保障搬迁群众子女入学。

考虑搬迁群众生活刚需,邵阳市还在新的安置区周边统一流转租赁一定量的土地,用作搬迁群众的“菜园地”,降低搬迁群众生活成本,增强群众对“新家”的融入认同。

说起“菜园地”的好处,张仲海笑呵呵的。2017年,张仲海一家搬进武冈市大甸镇易地扶贫搬迁大甸安置点。“刚来时,蔬菜要趁着镇里赶集的时候买,平时吃不到新鲜的。”张仲海说,后来分了20平方米的菜地,离家只有300米远,种了大白菜、香菜、红菜薹、白萝卜等,可以自给自足。张仲海盘算着自己种菜,每月可节约开支600元,吃得放心又高兴。

让搬迁群众全程参与社区建设

为了消除来自不同地方搬迁群众之间的隔阂,邵阳市在各集中安置点推行楼栋长制,组织开展“好邻居互相帮”等活动,促进群众相互了解,拉近邻里距离。

夜色降临,武冈市文坪镇善星小区广场热闹起来。伴随着欢快的乐曲声,数十名妇女跳起了健身操。

“刚搬来时,由于没有组织,跳广场舞很混乱。后来管委会安排栋长统计人数,集资购买音响设备,对跳舞时间也做了规定,小区大家庭氛围一下子提上来了。”善星小区负责人说。

新邵县、隆回县、绥宁县积极开展文明创建活动,评比表彰文明家庭、卫生家庭、脱贫之星等,极大丰富了搬迁群众的文化生活,增进了情感交流。新宁县在安置点开展安全教育、生活技能培训和联谊活动,为搬迁群众交往搭建平台……

“让搬迁群众全程参与社区建设,真正融入社区。”邵阳市易地扶贫搬迁联席办负责人说,为推进居民自治管理,该市各集中安置点定期召开协商议事会、居民代表大会,充分听取群众意见,逐步形成社区事务民主决策管理机制。制订社区业主公约,公开社区事务,提高群众对社区管理的知情权和参与度。(记者 肖霄 通讯员 向南奇 曹权文)

(责编:何萌、唐李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