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韶山:群防群控聚合力 志愿服务放光彩

人民网长沙8月5日电 近日,在湘潭韶山,随处可见的志愿者已成为疫情防控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他们身着红马甲、戴口罩、手持测温枪,或在医院、或在小区入口、或在村道卡点、或在车站出口......在这支队伍中,年龄最小的15岁、最大的78岁。他们来自不同的乡村、不同的家庭,却有着共同的名字——映山红;他们来自不同的村(社区)、不同的岗位,却有着共同的使命。
党员干部勇担使命
据了解,村上许多老人接种疫苗时出行不便,为了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党员干部张克光创建了“我为群众办实事”志愿服务活动,号召所有村干部和党员将疫苗接种服务延伸至“最后一公里”,志愿者每天清早7点以前就去各组上,用自己的私家车免费接送60岁以上的老人去接种疫苗。
同样温情的故事也在清溪镇梅湖村上演。乡村振兴工作队驻村一书记黄宇在接到设立卡口的命令后,主动请缨,负责条件最差的宗兴线。宗兴线在梅湖村境内是一条新修的公路,两旁没有可以遮阴的地方,道路宽且过往车辆多,卡口设立后,黄宇每天早上7点准时到达,中午不休息,为其他志愿者送饭菜,送水,每天工作到晚上10点后;志愿者党小组长王新友每天从家里拖来一大桶井水,让大家洗脸、洗手;双塘组组长何洪看到宗兴线卡口条件差,每天上午给大家送来可口消暑绿豆粥,主动把家里的冷风空扇搬过来,给大家带来清凉,并每天清洗一次,以免风扇效果不好......
“我们的志愿者队伍越来越强大,共同抗击疫情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黄宇说。
青春力量不负韶华
李巧是湖南信息学院一名即将进入大二的学生,家住银田镇银田寺社区半边街,是积极参与此次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活动的志愿者之一。“您好,请靠边停车,配合我们进行信息登记。”在银田村楠木组卡口,李巧正在引导进出的车辆靠边停放。扫码、测温、登记,炎炎烈日下,她不怕苦不喊累,耐心地进行着志愿服务工作。“穿上红马甲,我就有责任有义务把任务完成好,作为一名青年大学生,能为疫情防控工作贡献一份力量,我觉得很光荣。”李巧说。
截至目前,银田镇共发动400余名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加入到疫情防控中,越来越多的青年志愿者加入防疫“大军”,“映山红”散发着暖心的光芒。
铿锵玫瑰绚烂绽放
“肖老师,我这里人手紧缺,需要六名志愿者,你可以帮忙么?”7月31日清早,韶山市旗袍协会会长肖桂香就接到了清溪镇火车站社区党委书记周晓园的电话。“没问题!”肖桂香根本没有细问是什么事情,就马上带上三名志愿者奔赴现场。穿上红马甲,戴上口罩,拿上消毒液、测温枪、小区出入登记本,肖桂香才知道疫情防控形势发生了变化。
“三名志愿者根本不够。”第二天,肖桂香就发动了14名旗袍协会的志愿者参与到了疫情防控中。
59岁的肖竹青是肌无力患者,病情严重时上眼脸无力,眼睛都没办法睁开,直到现在仍需每天下午到湘乡市接受针灸治疗。在肖桂香的号召下,她主动请缨,每日上午开展志愿服务,测量体温,查看健康码和行程码,做好登记工作,并提醒来往人员戴口罩、少出门......肖竹青的热情温暖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看到越来越多的旗袍协会会员参与志愿服务,57岁的罗淑兰深受感染。罗淑兰家住日月新村,每日早晨去农贸市场买菜后需前往1公里外的公公婆婆家,细心照看两位近90岁的老人,洗衣做饭、打扫卫生…一天忙碌下来,时常累得直不起腰。可再忙再累,也总想着为社区分担一些,“我可以晚上做志愿服务!”思来想去,罗淑兰也克服困难加入了志愿服务队伍。
“巾帼绽芳华!我们这支志愿服务队是由韶山市旗袍协会的会员组成,平均年龄都60岁了!”肖桂香说:“面对疫情,我们每个市民都应该参加志愿服务队,每个志愿者都应该挺身而出,为防控疫情出力!”(肖燕)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