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湖南频道>>本网专稿

湖大教授熊正德:正心明德传真理 初心不改育门生

2022年01月11日20:09 | 来源:人民网-湖南频道
小字号

人民网长沙1月11日电 巍巍麓山下,泱泱湘江边,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里的一位“夫子”,正在讲台上传授着自己近三十年的专业经验。

这位被同学们亲切称呼为“熊夫子”的老师,是工商管理学院的教授熊正德。

三十年间,熊正德潜心研究,硕果累累,多次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点与一般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省级科研重大与重点项目等的立项资助,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

即使有诸多荣誉加身,熊正德老师也从未改变过教书育人的初心。

著作等身 服务经济主战场

1993年6月,刚刚本科毕业的熊正德怀着满腔热情,来到湖南大学,投身教育事业之中。

他先后担任学生辅导员、校社科管理岗位负责人、院本科教学评估办主任、院长助理等职,在不同的管理岗位上磨炼成长。

多年的管理实践,已经为他积累了丰富的“体践之知”。

在接触到新兴的管理学理论后,熊正德老师决意尝试从“管理者”转变为“管理学者”。

之后,熊老师广泛地阅读国内外的理论文献,虚心向其他老师学习,不断在专业理论与学历学位上提升自己,很快便实现了从管理岗向教学科研岗的成功转型。

多年来在科研管理部门的工作锻炼,让熊正德老师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科研需要“立地”才能创造价值,需要与管理实践紧密结合方可焕发光彩。

怀揣这样的初心,熊正德老师在担任湖南大学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受聘为湖南智库联盟专家、湖南省侨联特聘专家后,持续不断地为地方与国家经济发展贡献智慧力量。

熊正德老师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及其效率评价,提出数字创意产业“既跨且融”式跨界融合,获得了当地政府部门的肯定。

同时,在国家文化软实力时间与空间维度的建设上,熊正德老师提出“国家文化软实力四力模型”;主张新兴产业需技术创新和金融创新两轮驱动,提出的中国金融服务业国际竞争力“七因素模型”。

相关论著一经发出,便在学术圈引起了广泛讨论与积极反响。

润物无声 鬓染秋霜终不悔

“我愿意以平凡的一举一动为学生做出表率,启发和感召学生,给学生以行动的方向和力量。”熊正德老师刚说完,继续为身旁的学生答疑解惑。

熊正德老师是“湖南大学优秀教师”,也是国家级教学团队核心成员和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获得者,年年承担本科、研究生的教学任务且远超教学工作量。

在同事眼中,熊老师以校为家,早出晚归。白天,是学生们的良师益友,晚上则独自批改学生的论文,认真且细致。

2013年,熊老师受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赴英国肯特大学担任高级访问学者。

之后,他结合教学实践进行创新性研究,承担了多项国家级与部省级教研教改课题,并将课题研究成果应用于提升教学质量与效果。

同时,在专业课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使学生在知识结构、人生态度、进取精神、工作实践等方面深深受益。

“熊老师经常带学生参加学术会议与科研沙龙,让我们在思想碰撞中获得科研灵感,擦出学术火花。”在15级学生、现于同济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姚柱的印象里,熊老师十分善于引导学生思考。

在熊正德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们在挑战杯、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中斩获殊荣,多位学生荣获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校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本科优秀毕业论文……

严慈相济 丹心热血沃新花

“熊老师要求我们对科学怀有敬畏之心,拒绝一切科研上投机的行为,要扣好学术研究的第一粒扣子。”15级学生张艳艳回忆道。

熊老师是一位严师,对学生道德与科研的要求甚高。

对于科研论文的写作,在13级学生李璨与17级学生魏唯、顾晓青的印象里,熊老师多次强调“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大到研究内容、框架和方法,细到用语规范和格式,甚至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每一稿都要求反复修改,精心打磨。

正是这种一丝不苟的学术精神,让学生体会到做学问的成就感,这种求真务实、上下求索的态度也让学生们在工作生活中继续受益。

熊老师也是一位慈爱的师长,对待学生犹如对待自己的孩子。

12级博士生熊一鹏多次提到,“作为熊老师的第一个学术型硕士生、第一个博士生,我无时无刻不感受到熊老师亦师亦友、如师如父的教导与关怀。”

“中秋夜熊老师没有回家,陪着我们在校过节,让我十分温暖、感动。”家住山东的19级学生田琦,每每想到此事,心中都涌上一股暖意。

桩桩件件,看似小事,但让学生们铭感于心。

“学生们的成长成才,就是我最大的幸福!”看着自己的弟子或深造于双一流大学,或就职于如火如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个岗位上,践行着千年学府实事求是、经世致用的传承,熊老师满怀欣慰。

肩负立德树人使命,传承经世致用担当。

如今,熊正德老师仍在三尺讲台上诠释着诲人不倦的精神,以热血丹心灌沃出新时代明艳的花朵。(解景)

(责编:唐李晗、罗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