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湖南频道>>本网专稿

长沙百万女性投身乡村发展 “她”力量书写新时代的“山河巨变”

2023年07月13日11:31 | 来源:人民网-湖南频道
小字号

人民网长沙7月13日电 打造自有农业品牌、打通电商销售渠道、带动周边村民就业……在长沙,百万女性投身乡村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奋力书写新时代的“山河巨变”,为实现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注入了澎湃的“她”力量。一幅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画卷,在“山水洲城”徐徐展开。

在乡村的广阔天地里,一批高学历高层次的女性人才与乡村热土双向奔赴,她们大展才华、大显身手,在广袤的田野绽放芳华。从海外留学归来的温颖卉婷在长沙县青山铺镇搭建“WeLand乡野村游露营市集”,打造乡野农耕、自然人文、艺术文化为一体的独立乡村文化品牌,村落艺术展、自然融合秀、“太空漫步”、国风电子Mix等系列活动在山野间轮番上演,吸引了超70家商户、3000余人参加,将藏于乡村的山味和土货带出了村门,将本地的红色文化、非遗文化传向了远方。

80后的宁乡妹子刘雨菲,用镜头为家乡代言,她制作的《宁·乡之山》《宁·静之水》《沩山·一座茶山上的避暑小镇》《灰汤·动静之美不可负》《道林·不一样的江南》《邂逅·炭河里博物馆》等100多个乡村旅游短视频相继出圈,话题点击量及转发量超1亿,带动一轮宁乡市乡村旅游新热潮。

女大学生胡丹放弃城市的高薪工作,到望城区启动“乡村振兴馆”的建设,她打造线上+线下+本地仓储+大物流+社区零售新模式,为农户销售农特产品100余种,被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发展司评为全国第五批农村创业创新优秀带头人。

“辣妹子”张兰芳在长沙市望城区创办的湖南农美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湖南省最大的辣椒苗供应商。她打破传统,将辣椒苗育在水上,不仅抗寒、抗旱、抗病虫害,产量也显著提高。新研发的“农美一号”辣椒新品种,每亩可增产15%、增收约700元。近几年来,她已累计发出辣椒苗超3亿株,服务农民10万余人次。

望城区高塘岭街道妇联执委纪万芬流转土地1600多亩,与中国工程院院士柏连阳领衔的创新团队合作,种植低镉优质水稻品种,每亩产量可达1200斤,解决了40余个就业岗位。她建立了望城区第一个水稻科普广场,为周边农户提供技术指导、耕种收以及烘干仓储等全链条服务,带动村民增收90余万元。“守护稻花香,种好安全粮,是我最初的选择,也将是我终身奋斗的事业”,纪万芬说。

“我们联合市妇联开展巾帼兴粮节粮活动,开展“最美庭院”创建工作,发挥妇女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为粮食生产按下快进键,确保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长沙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市乡村振兴局局长戴建文介绍,“不仅要安稳的粮袋子,还要丰盛的菜篮子、多彩的果盘子,我们安排巾帼科技助农直通车深入田间地头,广大女科技研究员、致富女能人、巾帼新农人、巾帼志愿者在乡野田间追逐星辰大海,成为乡村最靓丽的一道风景线”。

有关数据显示,长沙市女性村两委负责人一肩挑79人,村级党组织女性成员1354人,村委会女性成员2466人,女性村民代表22471人,越来越多优秀女性走上基层治理的前台,在乡村振兴中发挥“半边天”作用。

一杯冷泡茶,是夏天最佳的仪式感。长沙县金井镇沙田村沃林有机茶园里,600亩的山头上种满了茶树,“叶齐”“白毫早”“湘波绿”等葱葱茏茏,风景美不胜收。沙田村党总支书记郑宇绘声绘色地介绍,“我们村外出务工人员较多,留守妇女、留守儿童较多,为最大限度调动妇女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着力打造巾帼引擎,我们探索建立“支委+村委+妇联执委+议事会”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机制,形成了以茶园为中心,绿盈田园、源之溪农庄、崇农菜园、儿童家园、沃园薯园等有序分布、相辅相成的“一茶带六园”发展格局,带动民宿、研学、文旅、团建、深加工发展。”如今,沙田村成为有名的绿茶产地。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长沙县春华镇森林覆盖率达48%,山水丰美,红旗湖、胭脂港、捞刀河等“一湖一港一河”串联起1989个山塘水体。“我们坚持走绿色发展、生态振兴之路,注重构建山、水、林、田、湖、草完整的生态系统,自然美成就了小镇的产业兴,乡村旅游、观光农业等实现快速发展,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撑点,促进乡村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发展”,春华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屈小青说。

女性非遗传承人成为乡村振兴的先锋,“非遗工坊+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让传统文化在赓续传承中活力迸发,村民居家就业增收致富的梦想成为现实。

手工编织非遗传承人肖跃莲联合李柳英、王利芳等创办了“霞姑计划”,通过“非遗传承人+社工+志愿者”联动创新模式,为农村困境妇女、残疾妇女举办钩编培训28场,支持女性灵活就业、增收致富的“霞姑”勾编创业项目,每月订单金额接近1万元,带动近400余名妇女就业。

开慧女红在女性集中的镇村设女红传习所,培育手工加工人才、项目经纪人、加工创富标兵500余名,形成集培训、生产展示、商贸为一体的产业大平台,会员王珍珍的钩针作品《中非娃娃一家亲》和珠编作品《龙凤呈祥》在中非妇女论坛中惊艳亮相,引得中外嘉宾驻足观赏、好评不断。

“新发展格局下,最大的潜力和后劲在乡村”。长沙市妇联党组书记、主席彭娟谈到,“近几年来,我们大力实施乡村振兴巾帼行动,培育新型职业女农民300余人,支持创建巾帼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130余个,举办优秀创业女性进校园巡回宣讲100余场,通过举办专场招聘会、女性创业就业服务月、职业技能培训、长沙女性众创空间公益讲座等方式为20万女性提供就业创业服务,邀请专家导师为400名创业女性作担保贷款、优化营商环境等政策解读,让更多妇女参与乡村振兴,共享乡村振兴成果”。(林洛頫、陈香)

(责编:向宇、罗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