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绿博会绿色金融发展论坛开幕 共探高质量、可持续经济发展之道

在双碳战略背景下,以信贷、保险、证券、产业基金等金融工具为手段,以促进节能减排和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为目的的绿色金融,已成为各地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7月28日下午,由湖南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湖南省生态环境厅主办的绿色金融发展论坛在长沙召开。
本次论坛以“绿色金融 碳寻未来”为主题,吸引了200余位嘉宾出席,邀请主管部门、权威学者、金融高管及企业领袖与绿博会嘉宾共同探讨高质量、可持续的经济发展之道,助力绿色金融在湖南的建设进程。
论坛上,湖南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局长林德勇,湖南省生态环境厅一级巡视员张在峰,湖南省贸促会一级巡视员余炳锐,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副行长楼航致辞,与会专家围绕金融行业如何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绿色投融资市场的发展趋势等主题进行主旨演讲与分享。
论坛上,人民银行总行金融研究所副所长雷曜,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EOD创新中心主任赵云皓,中国工商银行授信审批部资深专家、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殷红等专家分别就《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路径》《积极探索EOD模式创新 发展生态产品第四产业》、《金融创新助力湖南绿色发展》等主题进行专家演讲。
专家就金融行业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提出:践行和发展绿色金融,需要引导金融资源向绿色低碳、可持续的实体经济领域倾斜。如在支持扩大内需、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乡村振兴与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等方面,为相关实体企业提供市场定价、风险管理、资源配置等金融服务,从而扶持拥有更高技术含量的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帮助传统高碳行业通过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发,实现低碳转型目标。
在国内外新的绿色发展态势下,专家们表示,绿色金融呈现五大发展趋势:一是绿色金融新政策与新标准将陆续出台;二是新金融工具与产品潜力巨大(绿色保险、绿色信托、转型金融新工具与产品等);三是“走向净零”成为金融机构发展新方向;四是绿色金融服务新领域(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碳汇、甲烷减排等);五是气候信息披露将日益强化。
近年来,围绕“双碳”目标,我国绿色金融发展已步入“快车道”。不少城市、金融机构早已行动起来,纷纷加大投入和资源倾斜力度,多维度构建绿色金融服务体系。我国已初步形成绿色贷款和绿色债券为主,多种绿色金融工具并举的多层次绿色金融市场体系。
其中,不乏优秀城市金融试点、金融机构、金融科技企业。湘潭市被列入国家气候投融资试点城市,成为湖南省唯一一个试点城市。湘潭市深刻把握气候投融资试点建设重大机遇,加快布局绿色低碳产业,大力培育气候友好型市场主体,构筑以绿色低碳为基础的现代产业体系,通过搭建顶层架构,完善配套政策,拓宽融资渠道,推进绿色金融,加强创新引领,积极开展培训等方式实现多方联建,积极探索气候投融资试点打造“湘潭经验”。湘潭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贺丰炎在《探索高质量发展,绿色低碳新高地——湘潭市气候投融资试点经验分享》中介绍道。
论坛上,兴业银行长沙分行、中航证券做了重点产品推介。作为绿色金融发展先行机构,兴业银行主动担当金融服务经济绿色转型升级的使命,从战略高度持续推动投融资结构的绿色转型,着力打造多层次、全方位的绿色金融服务体系,以金融力量守护绿水青山,“碳”寻绿色发展。
本次论坛上,200余位嘉宾还共同见证了湖南省贸促会与邮政储蓄银行湖南省分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湖南省生态环境厅与国家开发银行湖南省分行签署《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共同推进全省生态环保重大工程项目融资战略合作备忘录》以及“省地方金融监管局、试点区域、合作银行、运营管理机构签署湖南省环境权益抵质押融资试点四方签约”的签约仪式。(吴妍、陈福海)
来源:湖南省贸促会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