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学“新”青年:用创意光影为乡村文旅融合“代言”

用心记录光影,用爱传递乡音。近日,为响应第二届“芙蓉学子·乡村振兴”公益计划号召,湖南大学“新”火“湘”传志愿服务队深入龙山县里耶镇自生桥村,立足自身专业优势,借力“自媒体+”红利,多角度、全方位推介乡土人文风情,助力大山深处的乡村文旅融合顺利“出圈”。
用脚步丈量:调研乡村文旅资源“第一手资料”
夏季的自生桥村风和日丽、山清水秀,其所在的八面山海拔1400多米,有“湘西屋脊”之称。为掌握自生桥文旅资源“第一手资料”,在正式拍摄之前,志愿服务队的队员们平均日行三十余公里,穿梭于自生桥村各景点、自建民宿深入开展实地调研和踩点工作。从蹑影追风的跑马场到神工天巧的自生桥,从壁立千仞的燕子洞到摄人心魂的悬崖酒店,从云海日出的壮丽奇观到余霞成绮的唯美画卷,队员们用脚步丈量乡村土地,用心深深感触振兴脉动。
八面山风光旖旎,云山、雾海、奇峰、绝壁等各式景色应接不暇,四海游客纷至沓来。去年,景区火爆“出圈”后,自生桥村巧借“东风”,家家户户开起了民宿,端起文旅“大锅饭”。而当旅游热终归理性后,村内30余家自建民宿逐渐陷入“无人问津”的沉寂。团队通过走访调研发现,村民们没有任何有效宣传渠道与手段,仅靠曾入住的游客口口相传,入住率较低、规模效应难显。
用创意赋能:记录乡村原始山野“第一缕阳光”
“酒香也怕巷子深”,缺乏应有的宣传和关注,自生桥村深藏大山、鲜为人知,其丰富的文旅资源难以更好发掘利用。为此,团队在前期走访调研的基础上,围绕“八面山风光”“乡村野趣”“生活Vlog”等主题进行视频创作,从“高大上”的宣传片到“接地气”的短视频,以创意新、互动强的视频产品赋能自生桥村文旅融合宣传。在实际拍摄中,队员们作好充分准备“见招拆招”,多次优化调整分镜头脚本、因地制宜调试拍摄设备、紧锣密鼓练习无人机运镜,向时间要效益,用镜头“诉衷肠”。
为拍摄山顶日出壮美景象,凌晨四点团队便披星戴月前往八面山观景台;为采集大山深处绝美风光、目睹燕子洞雄奇真容,队员们鼓起勇气、克服困难,徒步“勇闯”寂静山林深处,扛着摄影机在陡峭山路中“踉跄”穿行,终于记录下最原始的山野光影……从日出到日落,队员们的微信步数不断刷出新高,采集的素材愈发丰富,一系列创意宣传视频也“呼之欲出”。
用热度破圈:带出乡村文旅融合“第一波流量”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如何让自生桥村从过去的“养在深闺人未识”,变成“天下谁人不识君”?团队紧扣当地实际,做了不少思考与尝试。队员们充分借力自媒体平台传播效应,将拍摄的丰富素材认真“烹饪”,在各类自媒体、社交媒体平台上策划发布了一系列身临其境、真实动人的文旅风光宣传片,以青春视角讲述乡村文旅融合,得到了各大平台的广泛转发与关注,获得了一大波网友“怒赞”。
同时,团队主动融入本土风情、积极体验民俗文化,以变装视频的新潮宣传方式,集体换上土家族苗族服饰,发动村民们拍摄系列创意主题视频,记录每一户民宿“浓情自生桥”的美好瞬间,带领村民们一同为家乡发展“代言”,为乡村振兴“举大旗”。(张芸祯、黄灿璨、晏伟)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