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爱的彩虹在教育教学中绚烂——记邵阳市绥宁县长铺镇第一小学教师蒋爱红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三十三年,绥宁县长铺镇第一小学蒋爱红深感教师职业是一份需要用“痴心”去追求,用“恒心” 去锻造,用“爱心”去铸就的伟大事业。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学生时代读艾青的这句诗,蒋爱红总禁不住想:诗人的情感世界里有着怎样的感动,而这感动又是怎样化作澎湃的激情?三十三年的教学生涯,她早已品味出了诗人的情感,找到了自己与诗人相通的心灵;每接到批孩子,她都用心去教育。
2020年9月,刚送走毕业班,校领导又安排她教毕业班,并担任六(1)班的班主任。接手这个班级,她发现男生竟比女生多19人。她想,带好这个班级,光靠爱心不够,还得想点办法,讲点技巧。于是她向原班主任刘老师了解情况,刘老师介绍了班级情况后,着重介绍了一个名叫王乙任的男孩,“他很聪明,班级威信高,也有些叛逆……’”看来,这名学生还是个“刺儿头”,作为他的老师,除了用真情感化他,还得用上妙招——“钓鱼效应”。所谓的钓鱼效应,在行为心理学上,人们将一个人的特定的内心的强烈需求产生的相应行为现象,称之为“钓鱼效应”。
于是,开学第二天,蒋爱红主动找该生谈话:“王乙任同学,我想知道你的理想是什么?”孩子马上回应:“当然是想当空军。”蒋爱红微微一笑:“你说,什么样的人才是最优秀的人?”他想了想说:“我还没想过。”蒋爱红接着说:“你想不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生,长大后成为一名优秀的空军。”他点点头,于是蒋爱红趁热打铁,与他约法三章:第一,树立的理想,要想实现,必须长期奋斗;第二,根据他的长处,安排他当班上的体育委员,在班上要起带头作用。
由于蒋爱红的关爱和多方面的督促,再加上孩子的不懈努力,在小六升学考试,孩子被本县最好的初中录取了。升入初中后的第一个月假,王乙任和该班考入实验中学的几个孩子回到母校,并为蒋爱红所教班级学生买了糖果。他对学弟学妹说:“我和你们都很幸运能成为蒋老师的学生,希望你们也能考上绥宁最好的初中,我同你们约定:后年实验中学见!”
正是一批一批的孩子,一届一届的学生给了蒋爱红一个心心相融、息息相通的世界,让蒋爱红从他们的感动中绽放出对教师这份职业炽热的激情。也正是这份激情,使蒋爱红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从事的工作中,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地耕耘,而不敢有半点倦怠之想。教师是一项需要爱心的事业,教师更是一项需要奉献的职业。
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知识的占有率固然重要,但仅有知识,仅有才能,还是培养不出品学兼优的学生。蒋爱红深知作为教学教师更需要一种人格力量——师德去熏陶学生,用爱去播撒希望,用真诚对待学生。在她33年的教学生涯中,她履行了这无言的承诺。蒋爱红一直都认为她的每一个学生都像孕育在土壤中等待发芽的种子,一旦感受到春天的温暖,就会萌动、滋生。老师对他们的尊重,赞赏和期待,会使他们的潜能和个性自由充分地表现出来,蒋爱红更强烈地感觉到,真情是维持学生向心力和凝聚力的最好纽带。
2020年1月,学生简金因疫情被困于武汉,孩子变得异常烦躁郁闷。蒋爱红一边上好网课的同时,一边经常与孩子沟通,给他打气和鼓励,还发动同学主动与他在群里问好,讨论作业。在家隔离期间,蒋爱红多次去孩子家家访,给予他更多的关爱和呵护。
开学后,蒋爱红利用周一的朝会时间在班上开了一个“欢迎简金回归”的班会,让他感受到集体的温暖,还派三名优生辅导他的功课。在爱心的浇灌下,孩子重拾起了信心,展露了笑容,并顺利升入初中。蒋爱红就是这样用爱心创设宽松和谐的氛围,启迪学生的良知,让童心沐浴在爱的阳光下快乐成长。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如今,每个星期一都是蒋爱红幸福的日子,因为每当这一天,蒋爱红都会收到全体学生交给她的被她称为“幸福快餐”的周记。在学生敞开的心扉里,在学生饱含信任,真情流露,潜心相诉的字句里,她仿佛走进了一泓泓心灵的清湖,幸福感不禁油然而生。
教师的生活是清贫的,但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小学教师,她的心灵却是那么充实和快乐。每年的教师节到来的时候,都是蒋爱红快乐而骄傲的日子。当学生的贺卡飘至她的案头,当看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恩师育我情”,当抚摸着学生私下发给她的“好老师”证件时,当读到“感谢您老师,我已学会堂堂正正做人,正如你那工整的板书”的时候,蒋爱红便深深觉得是教师这个职业升华了她的生活,萃取了她人生的真谛,她的快乐骄傲感便油然升起。(杨长翠、龙满乙)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