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湖南频道>>市州县域

以水为媒,打造水美乡村的“北湖样板”

2023年09月04日16:40 | 来源:人民网-湖南频道
小字号

水美乡村的“北湖样板”。单位供图
水美乡村的“北湖样板”。单位供图

西河,千年流淌,滋润着沿岸土地。

西河畔,华塘镇三合、吴山、招旅、茅坪……一个个山村,白墙黛瓦,鸡犬相闻,掩映在绿水青山之中,像一幅幅静谧的水彩画。

“现在,真的水好村美、水美乡村。”在茅坪村,78岁的李育艾老人感慨而言。

“我们以人民群众满意为出发点,以农村宜居乐居为目标,不断推进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项目建设,不断打造水美乡村的‘北湖样板’,不断焕发乡村新颜值、新魅力,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强的水利支撑。”郴州北湖区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伍军欣然道。

拆危拆旧,水美乡村

土坡河畔,保和瑶族乡月峰村破塘自然村曾经是当地有名的脏乱差村庄。

“村前,杂屋一排,牛栏一排,旱厕一排,大多是残垣断壁,有100多间。进到旱厕,蚊子黑压压一片。”

“我自己也是从农村出来的,但像这样的,也是头一回碰见。”

……

2022年3月,第一次到破塘的情景,深深刻进北湖区驻村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范卓豪的脑海里。

为了改变破塘的村容村貌,驻村工作队和支村“两委”作了很多努力,但始终没找到资金。

“通过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项目建设,不止破塘,整个村的基础设施改造都动了起来。”月峰村村支书、村委会主任陈泽志由衷而言。

月峰村是瑶汉共同聚居地,辖15个村民小组,有村民2000余人。

去年至今,借助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项目,月峰村共拆危拆旧9300余平方米,兴建了瑶汉广场、振兴广场等,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现在,水环境美了,村庄环境美了,老百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真的是看得见、摸得着。”保和瑶族乡党委副书记、乡长陈飞航深有体会地说。

环境整治,水美乡村

下午3时许,华塘镇吴山村,63岁的村民曹登万走进了西河畔的水泵房,打开了水轮泵的阀门。

大约10多分钟后,在村中高地的蓄水池,西河水源源不断地流出,转动着水车,流向村里的四面八方。

通过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项目,吴山村安装全新水轮泵,无需用电引水,即能将低处的西河水送至高处的蓄水池,使村庄多了几份灵动。

“来我们村的人,没有不夸这个搞得好。现在,村里水景观有了,村民生活用水难也得到了解决。这真的为老百姓做了件大好事!”吴山村村支书、村委会主任曹鹏程激动地说。

土坡河畔,保和瑶族乡小埠村,村前的人工湿地早已成为游客的“打卡地”。

“之前,这里是一块烂泥地,一潭死水,杂草丛生,臭味十分大。”小埠村党支部副书记肖飞说。

“去年11月至今年5月,通过实施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项目,区里投入200多万元,对土坡河左干渠进行修葺,把水引入小埠村,将烂泥地改建成人工湿地,并对河道、古井进行整修,解决了村内水循环的问题。”北湖区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项目施工负责人李群龙说。

小埠村打算,利用人工湿地养殖小龙虾,将其打造成为既可养、又可游的水景观。

唤醒老屋,水美乡村

土坡河畔,华塘镇塔水村,56套老屋被唤醒,枝青乡村度假酒店将其整体“打包”租赁,发展民宿经济。

西河北湖段,700多栋老屋,经受着岁月的冲刷与洗礼。

结合西河沿线“五古”资源,北湖区大力推进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项目,开展“老屋唤醒”行动,使一栋栋“沉睡”的老屋焕发了青春和活力。

茅坪村,老屋绘上彩绘,亭台古色古香,让人感受着“忽见茅坪屋,暖暖有人烟”的诗意。

依托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项目,茅坪村对古码头、古亭台、池塘进行了重修,改建了茅坪坝,翻新巡河步道、拆除重建栏杆。

茅坪坝下,水势如虹,哗哗作响。茅坪坝一侧,原来用作垃圾池的平地已经变成小公园。

“以后,通过引水进村,老屋将更‘新’,老村将更‘活’。”站在茅坪坝上,望着奔腾的西河水,茅坪村党支部副书记李明兴奋地说,以前,只有一台水轮泵抽水进村;现在,有三台相同功率的水轮泵抽水进村。

乡村,因水而秀。

通过实施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项目,采取生态护岸、河内清淤、沿岸环境整治、源头污染整治等措施,加速村内及沿岸河湖塘水体流动,促进黑臭水体整治,改善了河湖环境。目前,项目涉及的土坡河、西河等6条主要河流水质常年保持在Ⅲ类及以上标准。

引水入村、河塘连通,防污控污,环境整治,北湖区17个行政村水清、村净、活水灵动,宜居乐居。

北湖区,水美乡村景色新!(陈强、欧阳勇、伍军、李群龙)

(责编:黄卓、彭应兵)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