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绥宁县:奏响廉洁文化“三部曲” 助推清廉建设

“漫步在乡间草地上,总能看见廉洁主题的墙体彩绘、清廉亭、清廉池,大家在一步一景中感受到了浓浓的‘清风廉味’。”深秋时节,位于湖南绥宁县长铺子苗族侗族乡佘家村的露营基地,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与丰富多彩的廉洁文化底蕴交相辉映,吸引了众多人前来游玩,一个个廉洁主题的打卡点让游客们既赏了“风景”又悟了“风清”。近年来,绥宁县在培树清廉样本、深化宣传教育、涵养清廉底蕴上下功夫、求实效,积极构建廉洁文化建设“三部曲”,助推清廉建设往实里走、往心里走。
视觉润廉,奏响廉洁文化“主题曲”
“杨氏后人以‘四知家风’‘清白传家’作为祖训,家家户户门口悬挂释义‘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四知堂’堂号,形成了鲜明的家族文化特征……”近日,在市清廉文化教育基地——绥宁县大园“四知堂”,解说员给前来参观的县司法局党员干部们生动地讲述着杨震的生平、“四知堂”的来历以及杨氏后人的家风传承。
以景述廉,润廉无声。为擦亮清廉绥宁名片,近年来,该县深入挖掘本土优秀传统文化与红色文化中的廉洁因子,将历史文化中的廉洁元素与时代精神有机结合,推进“廉洁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打造“廉洁地标”。该县以大园“四知堂”为主,以25个清廉样本培树点为辅,集结县廉政文化长廊、县党史陈列馆、邓小平征战绥宁指挥所旧址、陈锡兰故居等历史人文名胜,做好“廉”“景”互融文章,打造成集红色底蕴、家风传承、清风廉韵于一体的廉洁文化矩阵,吸引了大批县直单位以及其他市县区单位和游客前来赏“廉景”、悟“廉意”、做“廉人”。
“大园‘四知堂’自挂牌来共开展廉洁文化教育活动800多场,受教育人员超2万人次,真正做到了将富含廉洁元素的‘源头活水’转化为教育资源。”绥宁县纪委监委清廉办工作人员介绍道。
教育倡廉,奏响警示教育“进行曲”
“年轻干部正处于干事创业的大好时期,不要把贪图享乐当成人生目标,把不良习气当成兴趣爱好……”11月1日,在2023年绥宁县新录用公务员初任培训班上,老师为71名新录用公务员扎扎实实上了堂“廉政第一课”。这是该县突出警示教育强震慑固防线作用,不断助力党员干部增强“免疫力”的一个生动实践。
绥宁县坚持正面引领与反面警示相结合,通过“一课一书一会一片一谈”的“五个一”模式,“一课”即班子成员上廉政党课,“一书”即阅读案件警示录,“一会”即召开警示教育会,“一片”即观看警示教育片,“一谈”即开展廉政提醒谈话,形成系统集成、协同发力的教育链条,为党员干部“提神醒脑”。
同时,该县精心编制发放《家庭助廉倡议书》,深度挖掘“杨氏家训”“陈锡兰两袖清风”“邓小平二送烟叶钱”等本地特有廉洁文化因子,整合部门力量,整理编印了《天下大园》《清风廉韵》《莲以洁而秀 人以廉而清》等清廉读本,拍摄制作《传四知家风 扬清廉之光》《神奇绿洲 你我同行》《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等清廉微视频,通过线上展播和组织集中观看的方式,让廉洁文化浸润人心,让清风正气更加充盈。
活动促廉,奏响创新活动“交响曲”
“打竹板,笑开颜,我是廉政宣传员,说清廉,道清廉,清廉做人是美谈……”10月下旬,一场以廉洁文化为主题的文艺演出在关峡苗族乡举行,精彩的节目表演赢得当地干部和村民们拍手称赞。
为了让廉洁文化更接地气、触人心,近年来绥宁县积极尝试各种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廉洁文化“走新”更“走心”。该县立足本土实际,将廉洁文化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县纪委监委、县文联、县融媒体中心等多部门形成合力,创作出山歌、小品、花鼓戏等一系列群众喜闻乐见的廉洁文创精品,组织开展“廉洁文化村村行”等系列活动;打造“清风号”清廉公交专线,投放“清廉公益广告”,构筑清廉文化宣传移动阵地;常态化开展“廉洁文化进校园”,进行“清廉家庭”评选活动,评选出20户“清廉家庭”;举办“明方向 立规矩 正风气 强免疫”干部队伍作风建设主题演讲比赛……活动形式多样、精彩纷呈,形成了强大的“虹吸效应”,促使廉洁文化既上冒“热气”,又下接“地气”,营造出浓厚的清廉氛围。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把廉洁文化作为推进清廉绥宁建设的有效抓手,持续深挖本土‘芳草’和‘廉脉’,推动廉洁文化入脑入心,激励党员干部廉洁自律、克己奉公,在全社会形成崇廉尚洁的良好氛围。”该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唐婷)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