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湖南频道>>市州县域

湖南绥宁:以“四下基层”之钥 解高质量发展之锁

2023年11月17日16:21 | 来源:人民网-湖南频道
小字号

湖南省绥宁县将“四下基层”作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金钥匙”,引领带动广大党员干部传承和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有力推动解决发展所需、改革所急、基层所盼、民生所向问题,以实干实绩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展现绥宁新作为。

政策主张向下延伸,充分凝聚发展共识

“牢记嘱托闯创干,真抓实干谋发展;改革开放向纵深,项目攻坚摆战场;强势崛起宝庆府,强省会战略当先锋;三高四新号角响,勇立潮头风帆扬;三个绥宁战鼓擂…”近日,湖南绥宁东山乡东山村暖阳和煦、冬景斑斓。东山民族民俗博物馆前,“银发先锋宣讲队”成员东山村老党员秦昌栋正通过快板向村民宣讲党的政策。

在绥宁,像“银发先锋宣讲队”这样的特色宣讲队伍共有32支,结合“党课开讲啦”活动,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群众,综合运用微宣讲、文艺表演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来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让宣讲既“有高度”又“接地气”,开展二十大微宣讲活动200余场,受众40000多人次,切实把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系列全会精神落实到助推绥宁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让“理论唱响绥宁”,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载体有特色,活动有实效。“鸡公坡战役铸就了永不褪色的铁骨军魂和贺炳炎的硬骨头精神,留下了永不磨灭的红色基因。如今,面对新的形势和挑战,作为年轻干部的我们要传承弘扬‘硬骨头精神’,练就过硬本领,在新征程上奋勇前进,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冲锋在前,用实干担当肩负起新时代赋予的重任。”日前,在瓦屋塘镇皮叶村红二军团鸡公坡战役纪念馆里,该镇年轻干部李璐听完独臂上将贺炳炎重伤锯臂的事迹讲解后,感慨万千,备受鼓舞。

绥宁依托红色资源、乡土特色创新打造党性锤炼“长征路”、乡村振兴“示范路”、特色产业“致富路”等3条“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主题党日活动学习线路,组织党员在“三条”线路上开展活动1653次,分享“微党课”4600余人次,服务群众2.3万余人次,为奋进新征程凝心聚力。

调查研究走深走实,充分凝聚发展合力

“我家住武阳镇,以前来回上班都是坐中巴车,一天车费需要14元,一个月要280元,现在公交车开通才2元,微信扫码1.8元,一个月可以节省几百元,这是实实在在的实惠。”在绥宁县关峡湘商产业园上班的肖女士高兴地说。今年6月,绥宁产业开发区主要负责人在大兴调查研究中,收集到关于产业开发区员工出行受限的问题后,及时与县交通运输局沟通对接,在短短20天即开通了本班次公交车。这是绥宁深入开展“走找想促活动”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充分凝聚发展合力的一个缩影。

绥宁围绕“深、实、细、准、效”下功夫,深入开展“走找想促”活动,聚焦“美丽绥宁、活力绥宁、幸福绥宁”建设、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绥宁新篇章这个主题,对标党中央12个方面、省委8个方面调研内容,明确10个方面的调研重点,以调查研究为抓手,推动全县36个课题组深入产业发展、项目建设、营商环境、乡村振兴一线和基层单位开展“体验式”“蹲点式”“解剖式”调研526次,不断找准短板弱项,破解难题促发展、办实事,召开座谈会136场次、谈心谈话4500余人次,入户(企)走访7000余户(次),共形成高质量调研报告36篇,共发现高质量发展、民生保障、生态环保等方面问题1140个,办结民生保障、经济发展、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问题1020件,较好推动了县城控违拆违、楠竹产业发展提质增效等问题解决,健全完善相关机制97个,梳理正反典型案例8个,不断提升调查研究实效。

领导下访常态长效,充分解决民生诉求

“2023年1-9月,绥宁县信访工作在全市排名第二,连续6年被评为‘全省平安建设先进县’、保持‘省平安县’,今年6月获评全市‘治重化积’专项工作优秀集体,信访形势总体平稳可控、持续向好。”近日,绥宁县信访工作通报会上通报了全县近期信访工作情况。

绥宁建立健全县级党政领导定期下访、约访制度,推动县级领导每月至少带案下访1次,乡镇领导干部随时接待群众来访,化“上访”为“下访”,变“接访”为“约访”,确保问题发现在一线,矛盾化解在一线,有效回应了群众的诉求。截止目前县级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到乡镇、村(社区)、企业等基层一线开展下沉接访17次,接待群众来访273人次,解决群众信访问题和诉求39个,化解信访积案5个。

坚持县级领导带头,定期不定期地深入乡镇、村(社区),按“三到位一处理”原则开展矛盾大排查、大摸底、大化解工作,同时培育一站式矛调中心等10个本地特色项目,努力变被动解决问题为主动服务群众,切实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截止目前,排查各类信访矛盾纠纷115起,化解104起,化解率达90.43%,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320余件次,其中情感疏导化解类、思想教育管控类、打击处理管控类各占10%左右,调查理赔化解类占70%,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现场办公深入基层,充分破解发展难题

“当前项目建设在人才支撑、融资渠道、外部环境等要素保障方面还存在哪些困难呢?”近日,在绥宁县城北(大寨)片区生态环境系统治理项目现场,一场“沉浸式”蹲点调研正在这里进行。县委书记佘芝云跟项目建设负责人面对面交谈,详细听取了解项目概况、工期排布、要素保障等情况,并对相关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建议。

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带头,推动全县干部职工主动深入一线服务,31名县处级领导干部带头,深入开展“三送三解三优”行动,推动65名联企党员干部深入105家重点企业累计开展活动192人次,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各类困难问题20个,其中现场协调解决的问题诉求5个,建立台账清单的问题诉求15个,以真抓实干为县域优化营商环境保驾护航,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绥宁把“四下基层”贯通落实到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中,紧扣“三个绥宁”建设目标,坚定不移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先后4次召开楠竹产业发展座谈会,制定出台《中共绥宁县委关于紧扣“三个绥宁”建设目标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推进“以竹代塑”加快竹制品创新发展的意见(试行)》《关于进一步推进楠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系列文件,全县74个重点项目已完成投资13.6亿元,220kv变电站电化学储能项目等8个项目顺利竣工;在全省率先推进“以竹代塑”,成立楠竹产业办、楠竹产业协会,形成了竹缠绕管道、竹餐具、竹滑板、竹笋等规模化生产链,“以竹代塑”产品关联企业达到36家,全力打造百亿级竹产业发展示范县和湘西南竹产业发展区域中心,竹产企业较去年同期新增19家、达到94家,实现年工业产值约32亿元、竹产综合效益约53.2亿元。(沈序春)

(责编:唐李晗、罗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