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特色资源、6大主题线路——“廉行宁乡”背后的故事

人民网长沙11月23日电 今年,宁乡以红色文化、人文古迹、风景名胜、展示馆、清廉元素等五大特色资源,策划了“红色传承之路”“文化探寻之路”“艰苦奋斗之路”“工业强市之路”“乡村振兴之路”“清廉共建之路”6大主题精品线路,并给受众娓娓道来13个感人至深的故事,20条清廉线路……
在宁乡举行的第十三届“廉政文化周”上,当地将本土文化与廉洁文化的内涵融入到廉政文化周的每一个活动之中,打造了“廉行宁乡”清廉建设品牌,助力宁乡清廉建设实现全域化。
因地制宜推出清廉建设,就地取材做好廉旅融合
这里历史悠久。治邑于三国,建县于北宋,取“安宁之乡”而得名。
这里风景秀美。襟湘江、朝洞庭,山多林茂、生态优良,风光秀美。
这里文化深远。红色文化、诗词文化、禅宗文化、青铜文化、民俗文化交相辉映,底蕴深厚,素来享有“中华诗词之乡”“南中国青铜文化中心”等多项美誉。
这里人才辈出。先后孕育了三国蜀相蒋琬等名人俊杰,迎来朱熹、张栻等大理学家设坛讲学,涌现了现代革命先驱“宁乡四髯”、共和国主席刘少奇等革命先辈。
一周的廉政教育,既要突出“廉”,也要增强沉浸式、全景式、参与式的观感体验,宁乡是这样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当地花费近10个月的时间对全市开展实地调研,广泛收集资料,综合地域特色和人文因素,打造了六大主题20条清廉线路,覆盖全市29个乡镇、2个园区和机关、学校、企业、医院、村居五类清廉单元。
每一个故事从大街小巷中来,又通过群众的讲述走进田间地头、走进企业一线,走到故事现场,让党员群众边学、边行、边悟、边改。
6条乡村振兴之路,是美丽乡村建设背后的团结奋斗故事;
5条红色传承之路,是刘少奇、何叔衡、谢觉哉等革命先辈用革命文化淬炼公而忘私、甘于奉献的高尚品格。
4条艰苦奋斗之路,是社会主义初期大型土坝工程背后的奉献精神,是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克己奉公、清廉自守的精神境界。
3条文化探寻之路、1条清廉共建之路、1条工业强市之路等等。
每条清廉线路,都给人以震撼和感动,前人的文化精神如清风拂面,在“楚沩清风讲堂”,本地党校老师、文化传承人、故事亲历者,走进大街小巷娓娓道来。
十三年来,每年举办6到10个大型集体活动,覆盖6万多党员,全市各单位累计开展主题活动近1000场,直接参与干群100万人次,形成了强大的聚集效应和品牌效应。
形式多样宣传廉政故事,琳琅满目欢迎八方游客
宁乡精心开发设计“新征程•廉行宁乡”线上清廉地图,通过文字、视频、图片、语音等多种三种形式宣传推介,群众只需扫码便可获得掌上和脚下的双重之旅,极大程度激发了群众亲身感受、一探究竟的浓厚兴趣。
这里,廉政标识、标语和视频随处可见,廉洁故事随处可听。
“一镇一品”,可能不经意间去到的一个街道,就有自己独特的廉政故事。
如玉潭街道充分挖掘宁乡历史上第一个党支部背后的故事,建成中共宁觉支部旧址和陈列馆,成为宁乡党史学习、清廉教育的新地标。
又如黄材镇挖掘青铜中的“廉元素”,以各类青铜器为原型拍摄了《匠心独运厚德载物》《崇廉尚德笃行致远》廉韵短视频,设计了“青铜说廉”系列海报,开发了青铜系列书签、鼠标垫等廉政文创产品。
如今,当游客去到宁乡,琳琅满目的旅游景点,让人目不暇接。
可以去炭河里博物馆,解锁青铜瑰宝中的“廉政密码”,涵育养正之道;到何叔衡故居,探寻先辈足迹,“沉浸式”聆听特色党课,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市民之家,廉洁文化凝聚新风正气,政务服务便捷高效;梅花中学校园,师生齐唱《清廉教育歌》,“廉”的种子在孩子心田中“发芽”……
一曲弹词《王家湾里那盏灯》、一台话剧《觉醒》、一组合唱《宁乡四髯》,我们便与宁乡四髯何叔衡、谢觉哉、王凌波、姜梦周一起走进云山书院。
这里准备了建党百年特色活动——音乐纪律史宣传教育片《百年铁纪捍山河》,创作了宁乡文艺界十年来最大型的戏曲《刘凤芝上访》,打造了大型反腐音乐剧《初心之问》等。
编写了一批优秀读本:编印了警示教育读本《镜鉴》系列丛书3套,拍摄了警示教育片《镜戒》系列5部,通过中国文史出版社正式出版《楚沩家风》一书。打造了一批廉政文化主题景观:宁乡市市民廉政文化公园占地365亩,设有宏德墙、清风亭、望廉亭等景点,周末游人如织。
截止目前,宁乡市共对126个点进行提质打造,融入了清廉元素和故事,同时,依托“廉行宁乡”品牌,打造了35个清廉村居、10个清廉机关、9个清廉学校、4个清廉医院、5个清廉企业、2个清廉园区、1个清廉行业、1个清廉小区、2个清廉大厅、20个清廉站所,有力推动了清廉建设全域化。(王添华、严梦静)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